文_刘胜军(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执行副院长)
余额宝是寄生虫吗?当然不是。余额宝只是简单地把钱借助天弘基金投入到银行间拆借市场,就让投资者都获得了20倍于银行活期存款的利率。阿里巴巴和天弘基金是挤压了银行的超额利润。
天弘基金投资于银行间拆借市场并不违法,合法的套利何错之有?毕竟,同业拆借利率高又不是阿里巴巴导致的。
在这一过程中,余额宝似乎的确没有服务于实体经济。但是余额宝目前主要投资于银行间拆借只是一个短暂的状态,随着其规模的膨胀、银行间拆借利率的回落,阿里巴巴势必通过创新更好地运用这些资金。例如可以通过资产证券化的方式购买贷款产品,从而间接服务于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
阿里巴巴金融创新大幕还只是刚刚拉开,我们不能把余额宝当前的投资去向视为长期的、永恒的、唯一的选择,进而将其定义为寄生虫。
余额宝不会提高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余额宝及类似的互联网金融,以高质量的竞争,已经对银行产生了显著的鲶鱼效应。互联网金融和银行都是金融服务提供者,金融服务者竞争的加剧,只会让金融服务的需求者(投资者、借款人)受益。如果说余额宝是吸血虫,那它吸的也只是银行的超额利润。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创新的演变,投资者、借款人都将从中国金融业竞争加剧这一趋势中受益。
尽管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新生事物,不可避免地带来了金融风险和监管挑战,但它是中国经济体系中多年来罕见的正能量。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普惠金融”,而互联网金融的本质就是普惠的,满足了那些被正规金融体系歧视甚至排除的金融弱势群体的需求。当然,在不远的将来,随着阿里巴巴、腾讯金融业务的不断增长,它们也应该被纳入到金融监管体系之中,例如可以考虑发放互联网银行牌照。至于那些习惯于“高大上”的银行,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放下身段、拥抱互联网革命,或许能避免诺基亚、柯达的命运。
------------------------------------------------------
背景:国是
互联网金融与“鸦片”
近日,余额宝是吸血鬼的“神论”引来巨大争议。看似荒谬的言论并非空穴来风,2月19日,银监会发布了《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21日,证监会召集了货币基金规模居前的十余家基金公司一把手开会,专门提示风险问题。
截至今年1月底,货币基金总净值为9532.42亿元。以此计算,目前国内货币基金已经占到了基金业总规模的三分之一。与以往不同,现在国内主要货币基金都与互联网公司相关。如华夏财富宝货币(微信理财通)、广发天天红货币(苏宁零钱宝)、嘉实活期宝(百度百赚利滚利版)、汇添富现金宝货币(网易现金宝)和天弘增利宝货币(余额宝)等。
互联网公司的血统并不会对货币基金产生风险,问题是这些基金将90%以上资产投资到协议存款。协议存款属于银行同业存款,不派生贷款,是银行发展表外业务调节自身流动性杠杆的工具。19日,银监会发布的《办法》中恰好将同业和理财业务等表内外项目对现金流的影响纳入流动性风险的计量和控制。过去两年同业存款已为商业银行的“鸦片”。它是去年6年和12月中国“钱荒”的根源之一。
互联网金融经过两年的过快发展后,它与传统金融和金融监管之间关系一直没有理顺。在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监管层必然要规范其发展,防范风险。从去年下半年央行调查P2P,再到如今的银监会、证监会的风险提示,都反映了这一监管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