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是一连串事件,必须考虑政策带来的连锁反应,在“踩油门”和“踩刹车”之间掌握好平衡
借用费雪的一句名言,监管是一连串事件。
央行接连出手,先是暂停虚拟信用卡和二维码支付业务,后有《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曝光,有关第三方账户余额支付受限的条款备受关注。“有时候,打败你的不是技术,可能只是一份文件。”马云这样吐槽,似乎是看到了监管政策可能带来的连锁反应。
果不其然,四大行“联手”调低支付宝转账限额,似乎是呼应央行尚在征求意见中的管理办法。面对互联网金融的逆袭,传统金融业早就摩拳擦掌。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很多创新绕过银联、银行,必然会对传统金融体系造成冲击。互联网理财产品的火爆,就让银行感到切身之痛。面对打上门的对手,银行岂会手软?可以预见,传统金融和互联网金融的博弈还会接连发生,这只是“一连串事件”中的一个节点而已。
央行的态度其实已经很明确,给创新一定的空间,但同时也要坚持监管底线。互联网金融说到底还是金融,只要是金融创新,就应该以风控和安全为前提,这是市场共识。监管存在的法理,是基于信息的不对称性:市场信息分散在不同市场主体中,且呈离散分布,基于个体理性选择的金融创新,无法有效克服个体理性下的集体非理性。互联网金融不可能因为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彻底消除信息的不对称性和不完备性,同时,由于互联网金融所具备的草根性,其市场主体分布更为分散,一旦发生风险,影响也更广泛。央行必须预见到可能的风险并做出适度的监管。
监管的尺度,不能只看监管本身,还要看监管带来的连锁反应。互联网像一头斗牛冲入金融业,而金融业早已布下了一张严密的铁网,随时可能捆住斗牛,让其无法动弹。互联网金融看似强大,其实还是襁褓中的婴儿。如果监管只看到斗牛的危险,而无视那张铁网收紧的危险,婴儿很容易就被扼杀在襁褓。
在这“一连串事件”中,传统金融业是一个重要的节点。它们是拥抱互联网,还是抵制互联网,是考虑监管尺度的一个重要因素。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使大量原本难以得到金融服务的人交易成本大大降低,甚至成为金融服务的主体,金融的民主大大增强。这是大势所趋,谁阻挡这种趋势,监管的铁锤就应该向谁抡去。
有一种观点认为,在你死我活的商业博弈面前,用户利益从来都只是道德的幌子。阿里在封杀微信的时候,没有顾及到用户的利益。传统银行和互联网金融的竞争,激烈程度不亚于互联网业内的竞争,银行有什么义务为自己的竞争对手服务呢?
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但此论忽视了最重要的一个事实:银行业并没有准入的自由,而互联网在准入上没有门槛。一个没有准入自由的市场,即使里面存在一百个主体,也仍是垄断市场。面对可能闯入的“野蛮人”,他们会快速为共同的既得利益联合起来变成一个主体。企业敢不敢拿用户利益当幌子,关键看用户有没有选择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