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看完陈凯歌的《梅兰芳》,印象最深的就是那副套在中国艺人脖子上的“纸枷锁”。一个有艺术天赋的人,一定有强大的自我以及自由的心绪和欲望,但是在现实当中,他又要受到种种来自传统的、文化的、民族的、人情的、爱情的,甚至以艺术为名的困扰,他无路可逃地进入一个又一个的困境,电影把这种困扰用了一个形象的东西物化了,就是一个纸做的枷锁。薄薄的纸,谁都可以轻轻撕破,但是,有人就是把它撕不破 。
其实长久以来,中国车市又何尝不是被套上一幅“纸枷锁”在翩翩起舞,只不过在2008年的风暴冲击下,这位舞者的脚步有些蹒跚,而颈上的“纸枷锁”也显得越发沉重。
困扰中国车市的“纸枷锁”是什么?又是谁把它套上的?或许这才是破解中国车市困局的密码之一。
原 罪
谁是“纸枷锁”?
很多人会觉得2008年最后一周,中国车市有些过分寂静了。原因很简单,往年此时正是汽车企业竞相高调地抛出新年产销计划的时候。而今年他们大多数选择了沉默。至今仅有两家车企开出2009年销售目标,一家是比亚迪,一家是哈飞。或许在08年里,大多数车企被这副“纸枷锁”卡得有些喘不过气,他们需要时间来重新定做一副看似卡不到自己的“纸枷锁”。
还是让我们看看2008年2月权威部门统计的中国主要乘用车车企产销计划:
上海通用:目标60万辆,增长率20%。
一汽大众:目标60万辆,增长率21%。
上海大众:目标59万辆,增长率29%。
一汽丰田:目标40万辆,增长率42.25%。
神龙汽车:目标28万辆,增长率30%。
广州丰田:目标21万辆,增长率23.31%。
北京现代:目标38万辆,增长率64%。
广州本田:目标34万辆,增长率15.25%。
东风日产:目标33万辆,增长率21.37%。
东风本田:目标15万辆,增长率18.11%。
长安福特:目标31万辆,增长率42%。
上汽通用五菱:目标62万辆,增长率12.7%。
奇瑞汽车:目标48万辆,增长率25.85%。
吉利汽车:目标26万辆,增长率18%。
华晨汽车:目标33万辆,增长率10%。
哈飞汽车:目标21.6万辆,增长率29%。
比亚迪汽车:目标20万辆,增长率100%。
海马汽车:目标18万辆,增长率38.46%。
长安微车:目标45万辆,增长率20%。
长城汽车:目标20万辆,增长率60%。
再来看看2008年1-10月它们的完成情况:
一汽大众 41.8万辆 完成率 69.7%
上海大众 41.4万辆 完成率 70.2%
上海通用 38.7万辆 完成率 64.5%
一汽丰田 31.4万辆 完成率 78.5%
奇瑞汽车 30.1万辆 完成率 62.7%
东风日产 27.7万辆 完成率 83.9%
广州本田 25.5万辆 完成率 75.0%
北京现代 24.3万辆 完成率 63.9%
吉利汽车 18.4万辆 完成率 70.8%
长安福特 17.4万辆 完成率 56.1%
神龙汽车 15.5万辆 完成率 55.4%
广州丰田 14.0万辆 完成率 66.7%
东风本田 13.6万辆 完成率 90.7%
上汽通用五菱 49.8万辆 完成率 80.3%
华晨汽车 11.6万辆 完成率 35.2%
哈飞汽车 13.2万辆 完成率 61.1%
比亚迪汽车 13.9万辆 完成率 69.5%
海马汽车 7.5万辆 完成率 41.7%
长城汽车 10.9万辆 完成率 54.5%
无需多言,一目了然。
不过还是有两个“好学生”按时甚至超额完成了作业。一家是东风日产,一家是东风本田。在12月25日,东风日产提前完成了全年34.5万辆的产销目标;而东风本田则在次日宣布提前完成了今年两度上调之后的产销任务——164200辆。当然,这也是唯一的两家。
中国车企的产销计划在2008年确确实实成了一副“纸枷锁”,只不过这次在锁住中国车市的同时,也牢牢的卡住了自己的脖子。
现 实
撕不破的“纸枷锁”
其实翻翻2007年的产销数据就能发现,当年的十强厂家中,除上海通用、上海大众、一汽大众、长安福特外,其余6家均未完成年初目标。因此在制定2008年的目标时,有些企业是吸取了过往的教训,制定的目标较为保守;但也有一些企业并不信邪,在经历销量低谷后仍保持着“积极乐观”的情绪,将宝压在了一两款“新车”上,定下了令人吃惊的目标数字。
应该说他们的乐观是有根据的。在很多车企看来,汽车产业仍然是朝阳产业,特别是中国汽车产业更是朝阳中的朝阳。曾几何时,他们在一次又一次诞生的产销记录中,形成了一个认识:中国汽车产业具备相当大的盈利空间;即使市场占有率下滑也不过是让竞争对手多赚了些银子,自己保持小康水平应该没有问题;而靠一两款新车在中国车市赚钱还是很容易的。
同时随着国内多家车企“第二”、“第三”……“第N”工厂的启动、落成,汽车厂商的胆子也就越发的壮大,产销数字越滚越大也就不足为奇了。
只不过2008年的现实有些残酷,残酷地磨灭了那些“乐观的心态”。
当然中国车企从来不缺乏“乐观的心态”。
回想一下2005年吧。
由于2004年全国汽车企业销量普遍大幅下滑,2005年年初各厂家在制定全年的产销计划时,都显得较为“理性”。当年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的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共销售乘用车1457290辆,同比增长15.6%,其中6月份乘用车达到创纪录的29.68万辆,同比去年增长55.8%。受此鼓舞,不少厂家纷纷调高了当年的产销目标。6月中旬,随着现代途胜上市,时任北京现代董事长徐和谊高调宣布,北京现代调高今年的产销计划,从年初制定的20万辆目标调高至25万辆。随后,6月底来中国访问的法国标致雪铁龙集团全球总裁佛尔兹表示,鉴于神龙汽车公司当年半程即将结束时的良好表现,公司董事会决定在原先计划产销11.5万辆的基础上增加到13.5万辆。进入7月份之后,又有几个厂家及时跟进:东风日产把产销计划从14万辆提高到15万辆;一汽丰田从原来的13.4万辆调整为14.5万辆左右;天津一汽夏利把年初制定的13万辆目标调整为17万辆……
上面这一幕很有可能在2009年再次上演,届时2008年的惨痛教训或许只是一个他们不愿再次提及的小失误。08年幸存下的经销商们却将很有可能再次倒下。毕竟为汽车厂家的“纸枷锁”买单,已经成为很多经销商的绝大部分开销之一,而将压力转嫁给经销商,放任经销商降价、向经销商压库存、对经销商减少广告支持,对于汽车厂家迅速摆脱危机也不失为一“良策”,谁让“经销商多一家不多,少一家不少”?
其实记者在《谁搞垮了汽车4S店》一文中,已对广大的汽车经销商们给予了声援及同情,不过这不足以撕开卡在他们脖子上越来越紧的“纸枷锁”,广大的经销商们,各安天命吧。
当然,你们倒下后,汽车厂家的日子也不会有多好过。
求 是
或许我们都想错了
不知道哪位伟人曾教导我们,凡事应该多想想好的方面。因此记者大胆揣测,或许我们都想错了。
中国的车企们已经得到了教训,他们此时的噤若寒蝉是在干“正事”。
他们或许正在客观而科学地研究2009年的销售目标,又或许他们需要对国际形势、金融、市场的大环境,还是国内刚刚推出的系列政策所带来的连锁效应加以学习理解、静观其变;也可能是“为自己的产销计划安装了‘减震器’”;还可能“正忙着眼前的业绩、集体的救市、技术的研发、市场的调整。”
我们应该为此鼓掌叫好。
希望如此。
成都的某位同行,对车企近期的“反常”表现,给予了极大关注,他所列举出诸如受很多车企今年无法完成08年目标任务、09年车市走势不甚明朗、车企间相互观望,以及企业人事调整等四大因素,记者十分赞同。
不过记者“斗胆”提醒各位车企,被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称作“四大名嘴”之一、有着“战略管理大师”美誉的金占明教授说过“命运这个东西是你很难把握的,所以不要去把握自己把握不了的命运。”
制定战略的方向究竟应该更着眼于外来,还是沉寂在过去呢?“千万别斩断历史和你过去的联系”,着眼于未来固然重要,但是过去的就让它过去了吗?“撇开你的历史和传统,撇开你的能力和特长,斩断自己和过去的联系,未来方向的制定也无准确性可言。”
因此,说白了就是“有多大能力吃多大碗饭”,何必为了要面子,反而让自己更“没面子”?
相信,“纸枷锁”下的中国汽车是走不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