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以来火爆的上海寿险市场,在临近年底时却出现了首个单月负增长。据上海市保险同业公会统计,2008年11月,上海寿险公司保费收入25.55亿元,同比减少16.59%。距离前一次上海寿险市场单月保费负增长,已经有22个月的时间了。而这次寿险保费负增长,被不少业内人士视为2009年寿险市场增长乏力的一个预兆。
银保业务拖累市场
去年11月,寿险中介业务成为拖累保费出现负增长的“罪魁祸首”。统计显示:上海中介业务收入7.62亿元,同比减少了40%。其中,占比95%的银行代理业务,降幅达到41%。全市至少14家寿险公司银保业务出现负增长,平均降幅为79%。
2007年第四季度,正值上海银行保险业务增长的启动阶段,10月、11月保费收入同比增长109%和101%。当时,新华、泰康、联泰大都会和人保健康单月合计从银行获保费收入将近8亿元;而去年11月,这四家公司银保业务收入才刚过2.5亿元。
上海寿险市场去年底出现负增长的另一个原因,是个险业务保费收入也出现整体下滑。11月,上海个险业务保费收入12.85亿元,同比减少了9000万元;前年同期,该业务还保持了14%的增长。
沪上一家寿险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寿险公司业务收入的三驾马车中,已经有两驾车面临严峻的增长难题。今年在没有新渠道可发掘的情况下,上海寿险市场要“保增长”难度不小。
寿险公司削减银保
上海寿险市场今年“保增长”,还将遭遇寿险公司频频降低业绩指标的压力。目前上海寿险保费收入前6名的公司中,已经有2家公司接到了总公司的指示,要大幅缩减今年保费指标。
据知情人士透露,现排名沪上寿险收入前4位中的一家公司,今年银行业务收入的保费指标,可能只有去年业务总量的十分之一。简单计算,因为这几家公司的业务调整,上海寿险保费收入今年可能减少至少50亿元。
与此同时,今年不少寿险公司主动调整银保业务:一方面撤柜万能险和投连险,换位于保障功能更强的分红险;另一方面发展期缴型银保业务,降低趸缴业务比例。
据了解,银行保险产品的保险期限通常为3年期或5年期,为迅速达到规模要求,在推销产品时以趸缴为主,部分公司趸缴业务比例超过60%。若银保业务结构急转向期缴业务,那么银保业务当年收入至少减少三分之一。
保费增长危中存机
据了解,保险监管部门已经在酝酿对保费统计口径进行改革,万能险和投连险的投资账户金额,将全部被排除在保险公司原保费收入以外,唯独分红险能够独善其身。洞悉其中奥妙的寿险公司,不约而同将分红险重新包装上市,在个险和银保渠道大力推广。
去年四季度以来,上海分红险保费收入占总保费比例明显提高。统计显示,10月和11月,上海分红险保费收入27.45亿元,占同期全市保费收入比例为49.73%,比前三季度提高15个百分点。一旦保费统计口径发生变化,去年前三季度投连险和万能险的井喷,可能拖累去年实际保费收入。
某寿险公司负责人表示,从目前看来,低利率时代还将继续,短期利息倒挂并不足以对长期运作的保险资金产生很大影响,但却能够为最高2.5%预定利率的寿险产品提供增长空间。在市场消费者购买心理没有发生根本变化情况下,今年保险产品比其他理财产品更有吸引力。
解放网-解放日报/苏微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