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内部角度看,外资品牌在国内市场上优势彰显,除了将其在国际上早已成熟的营销理念及营销模式导入中国外,一个主要原因是:开始将中国市场作为战略性市场,加大资源投入,在“本土化”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首先,在中国本土设置制造基地、研究中心,构建中国市场拓展的基础和支撑。同时,也使自身的规模、成本条件与国内企业在同一起跑线上(甚至超出)。
其次,对国内市场特点和规律的了解和认识越来越深、越来越贴切,相应地借鉴国内企业的经验,营销策略及操作已经具备鲜明的“本土”特色。比如:“飘柔”洗发水舞起价格之剑,诺基亚大力推进扁平化的渠道变革,耐克以“刘翔”为中心符号的传播等。
再次,一些外资品牌的人力资源政策较以往更为开放,吸纳了更多的本土人才。在内部管理、团队建设、组织氛围等方面,与本土文化的融合度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许多外资企业,都喜欢对外宣称自己是“中国的企业”。
未来的营销挑战
未来几年,企业的营销主题也将随环境的变化而调整和更新。
第一,国内许多消费品市场已进入成熟期或衰退期,有效需求低速增长或不增长(乃至负增长)。因此,在国内市场已取得领导者地位的品牌面临持续增长的边界,需以“国际化”作为营销的主旋律。而真正的“ 国际化”有两个标志:一是在全球市场上塑造自有品牌;二是自主驾驭国际市场的通路体系,进入国际市场的主流渠道。近年来,华为、联想、TCL等企业以不同的方式在“国际化”的道路上艰辛跋涉,虽然有得有失,目前尚难断言能否真正成功,但却别无他径可选——这已被日韩等新兴工业国家企业的成长历程所证明。
第二,中国社会经济的转型之旅已到了“深水” 区段,社会形态较以往更加复杂,消费者分层更为明显,细分市场增多且彼此之间的差异增大。如何更加准确地定位于目标市场,如何找到不为人所知的隐性顾客群,如何开垦梯田般分布的细碎市场绿洲,以及如何跨越细窄的市场领域拓展更大的空间,都是国内品牌急需解决的问题。
而新生代的消费者,其需求特征及消费心理不同于他们的父辈及兄长,人们还不太熟悉,也缺乏处理的经验。因此,无论是细分市场选择还是独特价值定位,都应符合“精准化”要求。
第三,当流通业尤其是零售业的开放度和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后,大部分无创新能力、生产无差异产品的企业会沦为零售巨头的附庸——无品牌的低附加值产品的供应者。对不甘心于这种角色定位、志存高远的国内企业来说,重要的营销问题在于:如何开掘独特价值的源泉,如何在芸芸众生中真正成为不同凡响的“紫牛”,如何打破约定俗成的市场规则、通过“颠覆性”创新超越竞争,以及如何破解大零售商对消费者交往途径的垄断而变革、重建流通模式及通路体系。一言以蔽之,即如何“差异化”和“极致化”。
第四,目前,传统主流媒体的地位已有所下降,而新媒体方兴未艾。在此情境下,应准确并动态地把握各类媒体的辐射人群以及影响特点、影响程度;在此基础上,需重新确定符合品牌特定目标的媒体组合。同时,新一代消费者(例如:人们常常提及的“80后”人群)的接受心理更具自主性,更加“平面化”(重视感觉,尤其是“瞬间”的感受;关注娱乐性,讲究快捷和简约),因此,探索新的双向循环的沟通模式也是重要的营销课题。
第五,尽管现代交通网络、信息网络以及多种社会机制,使城乡市场朝一体化方面演变(也就是说,变得更“平”),但是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从大城市到乡村不同层级的区域市场仍有较大的差异。因此,如何打通多层级市场,是一项严峻的战略任务。
求解以上营销命题,其实质在于打破营销竞争能力及营销优势提升、递进的“天花板”。对许多崛起于过往10余年的中国企业来说,“风正一帆悬”的航程将不复存在,“一山放出一山拦”会成为一种常态。在此祝愿更多的中国品牌能冲破重重障碍,进入辽阔壮丽的蔚蓝海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