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页 > 财富观察 > 专题

BNET Feature Package

The Great American Business Model

我国新能源发展遇到的瓶颈

来源:BNET商业英才网 作者:夏县明

传统能源终有枯竭的一天,新能源的研发必成趋势。当前的金融危机为新能源的发展带来了契机。而中国作为经济大国和能源消费大国,必然要参与这一轮新能源产业的竞争。

我国新能源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瓶颈主要来自于技术层面、经济层面和政策层面。

第一,中国大规模发展新能源仍存在技术瓶颈,由于目前还没有完善的电力储存技术,风电的电网接入技术、太阳能光伏发电过程中的间歇性等都可能成为新能源发展的障碍,短期内风电和太阳能发电等仍难成为商业化的主体替代能源。在可再生能源政策不配套的诸多症结中,最关键的一点是要突破新能源的电网接入办法。由于电网结构不同,由于传统能源和新能源接入标准不一、维护成本不一致(一般后者略高),且新能源发电份额会相应减少传统能源份额,电网公司通常因缺乏接入新能源的动力而滞后。需要针对新能源的电网接入办法。

以风电为例,目前上网很困难,大部分风力发电必须完全接受电网调度,风电厂无法发挥全部产能。

据了解,新电力能源若要获得长足发展,在技术方面,需要配套建设智能电网,为绿色提供新的发送、调配平台,从而打破诸如风电发展面临的电网制约。具有更为强大的兼容性的智能电网,可供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等及时接入电网,介入过程还可以自行控制。

第二,新能源的经济瓶颈主要表现在企业融资难。由于我国新能源企业一般是中小型民营企业,在我国境内融资存在困难。首先,银行不愿意贷款给规模不大、前景不明的中小企业;其次,中国的风投或私募基金难以对某个行业进行长期深入研究,不了解技术成熟度等关键性问题,对投资新能源持观望态度。第三,中国市场变数相对较多,像市盈率等关键数据难以准确计算。

第三,日前,我国出台了《十大产业调整规划》中,唯独没有新能源。以新能源汽车为例,“十五”期间,我国在包括纯电动车、混合动力车和氢动力车等在内的电动汽车研究方面共投入24亿元,政府直接投向燃料乙醇生产企业的资金就高达20多亿元,而就在不久前,风头正劲的乙醇燃料汽车由于出现“人车争口粮”的问题,作为原料的玉米要保证粮食食用需求,突遭国家发展改革委叫停,人车“争口粮”一时成为热议的话题。目前中国政府对新能源车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态度,也没有明确的政策,还在争论何种方案为好。另外国内对新能源车也没有鼓励政策。单纯依靠消费者和企业自身的节能环保意识来推广昂贵的“绿色汽车”是远远不够的。有关专家认为,政府应建立系统的激励政策,通过购置税、一次性购买补贴的措施,降低新能源汽车的成本,鼓励新能源汽车走大众消费路线。

新能源的中国发展模式

浏览(|评论(条)当前得分:收藏|推荐
我要评论

评论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