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从通行程序
日本企业是站在别人的肩膀上发展自己的。中国制药企业可以借鉴,一切从头开始,没有必要。
2008年,在全球销售排名前30名的药品中,有7个来自日本;前100名中,由日本研发的药品总数排名第三。从1995年至今,日本大型制药企业的研发投入比率一直高于纯利润率,这是美国这样的药品研发大国也做不到的。
十年前,藤泽药品是唯一进入PDR(美国内科医生案头手册)的日本药企,而且只有一种产品。但到2007年,已经有5家日本制药企业的26个产品进入了当年的PDR。
2008年,安斯泰来的研发投入高达1590亿日元,占当年营业收入的16.5%。不久前,在被称为“研究之园”的日本城市筑波,安斯泰来投资300亿日元,建了一所设施极其先进的研究所——即使这笔支出令其利润自成立以来首次出现下滑,也在所不惜。
不过,雄厚的研发资金不是谁都有的,尤其是对于目前中国的制药企业来说。“要善于跟别人合作”,卓永清建议研发资金不足的中国制药企业,把不擅长的部分交给合作伙伴,擅长的部分留着自己做:“比如说,当新药研发进入动物实验或临床前,可以找一家大型跨国公司合作,虽然专利会被共享,但能大大减轻资金压力和风险负担。日本人就是站在别人的肩膀上发展自己的。一切从头开始,没有必要。”
此外,配套政策很重要,一个国家的研发能力往往与政策密切相关。目前,中国对新药研发的政策是“制造许可”,规定必须有车间才能进行新药研发,这与日本在2002年前的制度很相似,“这是不利于创新的。比如,一个海归有很好的项目,但让他盖药厂是不可能的。如果政府不给他们创造条件,结果只能是研发成果的流失。”
在卓永清眼中,中国目前已经有一些不错的研发企业了,“比如恒瑞,起步跟日本企业差不多。”但研发光投入成本还不够,必须做全球化的市场,因为开发药品的投资很大,如果光靠本土市场,很难收回投资。
此外,卓永清提醒中国制药企业注意,做新药开发一定要遵从国际通行的程序,否则研究出来的成果是没有用的。“日本制药企业曾经非常积极地参加各种国际会议,从开始单纯的学习到后来宣讲自己的研究成果,机会就蕴藏在其中。”
外包给中国的好处显而易见,对成本效益和生产效率来看,都是双赢。但是理解...
寻找一家公司去收购,很像约会——在行动之前,你必须先调查对方。您怎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