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在中国相结合的妙处,在陈发树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2009年9月,福建富豪陈发树既高兴又烦心。
9月12日,云南红塔集团将持有云南白药(000538.SZ)12.32%股权转让给陈发树,交易额为22亿元。同一时期,关于陈减持紫金矿业(601899.SH)巨额所得是否逃税也引来议论纷纷。
在陈发树的副手唐骏口中,陈的目标是成为“中国巴菲特”。近年来中国要做巴菲特的人不少,但像巴菲特的人凤毛麟角。在巴菲特滚雪球式投资理念中,核心是找到“很湿的雪”和“很长的坡”。按照巴菲特自己的理解,“很长的坡”是指具有成长价值的企业。而对立志做巴菲特的中国投资家来说,还需要经过另一条长坡,那就是如巴菲特一样恪守商业伦理,否则学巴菲特不成,反而可能会与打造“德隆帝国”的唐氏兄弟越来越像。
将陈发树或者任何一个跨越实业与资本之间,正热衷于“类PE”模式的投资者和唐氏兄弟相比,都会引起他们的不悦,但在他们内心深处,德隆的轨迹正是危险的车辙。少数独立观察者也对他们提出警告,“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在中国相结合的妙处,在陈发树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陈发树还将沿着这条路飞奔下去,其控制的信息、旅游、房地产等公司可能陆续上市”。财经评论人叶檀在一篇文章中写道,“在这条路上,我们依稀可以看到德隆帝国的影子,却很难看到巴菲特的影子。”
且看当年德隆崛起的环境,基本依赖两大支撑体系,即上市公司群和金融机构群。当时这两个市场变化莫测,有时不可理喻,却也能提供赌博的机会,唐氏兄弟就是自股市赢得了第一桶金。时隔几年之后,尽管金融和监管环境有所改进,但依然是冒险者的天堂。
陈发树以实业起家,以投资成名,他的新华都集团涉及百货、地产、旅游、IT多个板块,可若不是一项无心插柳的矿业投资,至今也不过是打造了一个普通的多元化企业。2000年,他以不足4800万元代价获得闽西山区紫金矿业20.19%股份,紫金矿业之后在香港与大陆两地上市,陈的4800万放大为近百亿,紫金矿业在新华都资产配比中占到70%以上。巴菲特可能也无法想像身处A股市场中陈发树们的运气,利用大小非减持套现,集体圈钱,扩张,尽管在合法的框架内,但过于轻松的掘金方式却未必合理。
再看德隆的投资手法,整合手段几乎只有现金(这和其民企身份不无关系),再复合其膨胀的雄心与对资本运作的信心,短贷长投,拆东墙补西墙成为常规打法。再看看陈发树,入股云药之前,陈发树另一大手笔是2009年5月以2.35亿美元收购青啤7.01%的股权,在此前后,陈发树两次减持紫金股份套现近30亿元,减持的资金都用作对青啤和云南白药的投资。两次投资亦用现金,所投资金额与套现金额相比有数亿缺口。尽管新华都其他业务有稳定现金流,但如何获得持久供血能力仍是个挑战。
还可以看看德隆的整合手段。德隆几乎招揽了所有活跃在中国的国际管理咨询公司,其管理理念与金融资源在民营企业中无可匹敌,结果除了番茄酱外,几乎没有建立起任何产业优势。尽管子孙公司数百,反而是早期在股市中的投资最为成功。当前新华都除了在紫金矿业、青啤、云南白药的投资外,还是港澳资讯、华福房地产、重庆骏树、香港华诚、武夷山旅游等企业的大股东,要打造板块清晰的“华都系”,陈发树与唐骏尚有很长的整合之路。
当然,无法就此判断新华都正远离良性发展,陈发树税务问题的质疑也不会令他与新华都伤筋动骨。不过,这一事件对这个疾驰中的福建人也算是小小的提醒。
外包给中国的好处显而易见,对成本效益和生产效率来看,都是双赢。但是理解...
寻找一家公司去收购,很像约会——在行动之前,你必须先调查对方。您怎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