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想一下:你是个经历过无数商场厮杀的幸存者,现为某世界工业巨头的中国供应商,眼看着国内市场不断回暖,难免琢磨起国际“生意伙伴”的下一季度采购计划,坐立不安中。怎么办?
10月27日,科尔尼和同济大学中德学院合作的“2009中国物流调查研究”成果发布,结论是只有20%的中国企业能完全满足海外客户要求,“世界工厂”急需一场供应链革命。
在科尔尼咨询公司全球副总裁林莲云看来,这是众多外向型制造企业的真实焦虑。“经济危机后,本以为会无限增长下去的市场急剧萎缩,跟着大范围降低库存吧,又担心采购客户的需求端出现反弹。”
归纳这100多家研究样本企业的共性,大多在生产线上表现良好但时效、物流、与客户信息共享方面还是有巨大的提升空间。“没有与采购方良好的信息互通,企业只能通过保证库存量来保证客户需求,而不是那种按订单生产的灵活操作。”
同济大学杨刚教授认为,用相关战略框架分析,中国企业多数还是在实践“低成本收益”的模式,即通过提高产品质量和营运资本效率、降低库存、降低物流成本的方式,但事实上,“高价值高成本收益”的发展前景会广阔得多,比如以平台建设为抓手增加对客户需求的反应能力、降低配送周期和提高配送可靠性。
而高质量本土物流服务公司的匮乏,也是制约不少中国供应商乃至国际采购商的瓶颈。
林莲云表示,尽管自1990年代起中国已日渐成为“世界工厂”、“供应基地”,演进为全球主要的钢铁、煤炭、水泥、化工产品、家电、玩具、电脑、电子产品、电信设备的制造中心,但二十年来制造商的供应链水准还是提升有限。
“绝大部分中国供应商对自己的定位还是成本领先型企业,更强调产能规划、劳动力成本,可以成功但可持续性不强。”据介绍,已有少部分企业开始迈进第二阶段,即定位为服务伙伴,企业资源规划、库存及时管理和全球物流体系开始被重视。
林最后告诉记者,这些企业的最高段位是定位成跨国公司的延伸企业,以共同提升供应链系统,实现共赢。“这个阶段需要的技能组合相对复杂,需要做一些在线的项目合作,实现订单履行的自动化以及实时的生产、库存信息和电子跟踪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