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 经营管理层面
•下岗分流与减员增效
随着国企改革的深入进行和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国企冗员带来的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等问题逐渐显现。在这样的背景下,下岗分流将不可避免。
国有企业在如何解决企业冗员的问题上,进行很多探索,也总结了很多经验。比如:让一部分职工代岗或轮换学习,允许并鼓励职工从事第二职业或创业,提倡职工留职停薪逐渐分流,把一部分职工分离出去承包第三产业。
自中共中央、国务院1997年提出“鼓励兼并、规范破产、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实施再就业”工程以来,国有企业职工从最高时的7500万减少到2003年的4000万人,同期国有企业职工下岗分流累计达到2818万人,极大地缓解了国有企业冗员过重的矛盾。
•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
历史上,国有企业不仅有生产职能,并且肩负了许多社会职能,建立了医院、托儿所、学校、宿舍等,这些职能增大了企业的压力,逐渐成为企业债务的主要因素。因此,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成为国有企业在改革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国有企业在分离办社会职能的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分离方案,不搞一刀切,比如对于一些在远离市区的国有企业,为了保障职工的生活方便,就把食堂、招待所等服务机构保留下来;另外,根据不同的性质,采用不同的分离措施,比如把医院移交给政府教育部门管理,把医院移交给卫生部门统一管理,对食堂、招待所等有盈利能力的机构,让其自负盈亏。
【案例】中石化的主辅分离
2003年7月底,中石化在集团公司暨股份公司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中国石化下一步改革的突破口就是实施国有资产的战略性重组,推进以改制分流为主要形式的减员增效,带动其他方面的改革”。
在深入研究中国石化发展定位的基础上,中石化逐步明确了股份公司、非上市油田企业、非上市炼化企业、施工设计企业等单位的核心业务和主营企业,并明确除了核心业务、主营业务以外,其余业务都可随着结构调整逐步退出。
2002年,中国石化共有55家单位进行了改制分流试点。到2004年11月底,已累计有291个单位平稳实现改制,分流职工3.5万人。在分离过程中,国有资产尽量退出,分流职工把在身份置换过程中的经济补偿作为对新公司的投入,成为新公司的股东,解除与原工人单位的劳动合同,在新公司继续就业。
•管理提升
随着国企改革的不断深化,制度创新逐渐进行到实施操作层面,这对国有企业的管理方法、手段和工具提出了新的要求。
国有企业的管理提升,一般有两条路径,第一是企业家和领导团队的独创性,比如张瑞敏在海尔提出了OEC((Overall Every Control and Clear))模式,即目标系统、日清系统和激励机制共同组成的管理模式;第二是通过学习和借鉴西方先进经验而逐渐本土化的一些管理方面,比如ISO质量管理体系。
另外,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和环境的不断变化,国有企业的管理手段和工具也在不断创新。比如在是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采用了以BSC(平衡积分卡)、KPI(关键绩效指标)为代表的绩效考核工具;在管理手段上,OA(办公自动化)、CRM(客户关系管理)、ERP(企业资源计划)等信息化手段逐渐推广,供应链管理、集团管控、投融资等新的管理思想逐渐被关注。
•技术创新
从改革开放初始,国有企业就开始关注技术创新,只是八九十年代的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的结合度不是太高,结果导致很多技术创新成果难以迅速转换成商品,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国家和政府越来越重视技术创新,国有企业也在经营实践中强化了技术创新力度,并在创新机制上进行了调整。比如在组织体系上,建立了技术创新体系,从决策、计划、执行、反馈等各个环节进行有效调控;在组织架构上,成立了独立的研究机构;在技术人员的激励上,设计了针对技术人员的薪酬体系和绩效指标,以体现技术人员的价值,并关注他们的职业生涯发展;在技术成果的转化上,增强了孵化功能和培育过程。
经过多年的摸索,部分国有企业在技术实力上取得巨大的成绩,在很多方面都已经处于世界领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