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不管是众多大中型企业还是成长型的小企业,一方面对执行越来越重视,另一方面却在执行的过程中越来越困惑。
越来越重视的原因是:拥有足够的执行力,确实是企业发展的关键,这已经成为众多企业管理者及员工的共识。越来越困惑的原因则是:尽管下了大力气抓执行,但效果还是不明显。
一般来说,执行,特别是重要的执行,往往需要花费很高的成本,做很多的准备,它的成败对整个事件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考虑不周全、布置不周密,就贸然行动,很容易造成执行不到位,甚至带来比不执行更糟糕的影响。
王林是南方城市一家报社的记者,当时报社最缺乏的就是广告业务。
在一次私人聚会中,王林听说自己的一个老同学要到自己所在城市的开发区投资,并计划在当地媒体上投放价值百万元的广告。听到这个消息后,王林认为这是上天给了自己一个在报社出人头地的机会,于是,他积极地向那位老同学争取这个业务,最终将其揽入怀中。
由于业绩突出,报社准备提拔他为副社长。
开发区举行奠基仪式的那天,王林带上了社里最优秀的记者和广告部成员,计划用大幅版面进行宣传。
奠基仪式结束后,有位老朋友邀请他去吃饭。盛情难却,于是他向记者和相关广告人员交代好工作就去了。
那天,他玩到很晚才回家。但是第二天早上,他当副社长的梦就破灭了。原因很简单:这天他们出版的报纸犯了一个最不应该犯的错误。
原来,头版头条的新闻标题本来应该是:“某某开发区昨日奠基。”
而摆在他面前的大标题却是:“某某开发区昨日奠墓。”
这对一向重视有个好“彩头”的南方企业来说,把“基”写成“墓”,无异于当头棒喝,更何况这是开发区项目正式启动的第一天。
结果可想而知,老同学一怒之下取消了百万元的广告订单。报社的声誉也因此受到很大的影响,一些准备在这家报纸上投放广告的客户,也因此取消了自己的投放计划。
这样大的失误到底是怎样造成的呢?
经报社仔细分析,得出结论:
一、王林自以为派出的是报社最优秀的记者,不仅如此,他离开之前还特意请副总编一定对稿子严格把关,因此非常放心。
二、记者的稿子确实写得很好,但由于当时电脑还未普及,记者手写的稿件字迹很潦草,“基”和“墓”看起来非常相似。
三、当时还是铅字排版,稿子到了排版人员那里,他想当然地把“基”字当成了“墓”字。
四、稿子排完版后,交到副总编那里,正赶上副总编家里有急事,于是他只匆匆看了一眼,也没发现什么问题,就签发了。
错误就这样造成了。
事后,报社对相关人员作出了这样的处理:开除记者和排版工人,副总编职务降半级。
当然,王林被提拔为副社长的事也泡汤了,原本想在那座城市大展宏图的他,梦想顿时化为了泡影。
我们常说:一字千金。可上述这个案例中一个字就值百万元!从这个案例中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个事实:执行不到位,不如不执行!从表面上看,这件事情的前期工作做得很不错。但是,在执行的过程中,由于没有执行到位,不仅“煮熟的鸭子”飞了,还给报社的形象和声誉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也使得自己的升职梦化为了泡影。
希望集团总裁刘永行曾写专文强调:“不到位,是中国许多单位工作的‘病根子’。员工要更有竞争力,企业要更有竞争力,就必须在‘到位’两个字上下足工夫,否则很有可能会得不偿失。”
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做好了,才叫“做了”。
这句话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许多人在执行时最容易犯的错误:在执行时,只是满足于“做”,却不重视结果,不追求“好”。所以表面上看起来很努力,却收不到什么效果。
仔细想想,“做了”与“做好”,虽然只是一字之差,却有本质上的区别。前者只是走过场乃至糊弄人,后者却意味着对组织的目标负责、对工作的品质负责。一个员工是不是称职,关键就在于他是重视“做了”还是重视“做好”;一个人在执行时是不是抓住了关键,也看他是不是把执行的重心放在了“到位”这两个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