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商业英才网首页>管理>战略规划> 文章页
刘氏兄弟的“后希望时代”
字号:

类别: 组织管理 时间: 2010-03-10 来源:管理学家

标签:家族企业

经过两次“分家”,刘氏兄弟的产权已经完全明晰,但希望集团这个“母体”并没有分。从法律意义上讲,四兄弟各自拥有的集团公司都属于希望集团的二级集团,刘氏兄弟可谓“财分情连”。不同的性格和价值取向,决定了四兄弟各自朝不同方向发展。在“分家”后的十余年中,四兄弟大体上各走各路,其间有合作,也有许多不为人知的竞争。

“小希望”的不同发展路径

刘永言是个科学家型的企业家,在四兄弟中最低调,他从小就喜欢科学发明。1995年四兄弟分立后,他决定进军高科技,成立了成都希望电子研究所。1998年,大陆希望推出森兰变频器,成为首批从事变频行业的中国企业。随后,大陆希望又推出深蓝中央空调。森兰变频器和深蓝中央空调均已成为各自领域的知名品牌,属于大陆希望的主业。据大陆希望员工介绍,刘永言很少参加集团具体的管理事务,他的角色更像是一个“技术研发带头人”。

由于长期从事计算机软件、电子产品等技术研究,刘永言已经拥有100多项发明专利。刘永言的价值取向决定了大陆希望的发展方向—只做有科技含量的产业。1999年之后,大陆希望相继进入建筑工程、高端酒店、能源化工等领域。有人可能会质疑,酒店也属于高科技?大陆希望的一位员工做出了解答:“你可能认为我们投资的家园国际酒店不是什么高科技,但其中我们应用了刘主席发明的各种技术专利,使得我们的各项成本是同类酒店的几分之一。”

有人这样评价刘永言:他的梦想并不是做一个企业家,他更愿意成为中国的爱迪生。甚至可以这样认为——他做企业赚钱也是为了维持他的科学研究。

刘永行精于管理,具有战略眼光。在四兄弟创业时期,他就精于企业的成本控制和制度化管理。1995年,刘永行和刘永好“划江而治”,各自拥有13家饲料厂。兄弟约定,希望集团到2000年要在全国拥有 100家饲料厂。1998年,刘永行所辖的东方希望就拥有了60多家饲料厂。到2000年,两兄弟拥有了130多家饲料厂,远远超出了原定目标。1995 年之后,东方希望开始进行多元化投资,先后进入房地产、乳业、餐饮等领域。
本文发表于博锐管理在线|www.boraid.com|9
刘永行非常推崇能够构建完美产业链的企业家,如台湾“经营之神”王永庆。2002年,刘永行投资电解铝项目,经过数年发展,构建了一条“铝电复合-电热联产-赖氨酸-饲料”的产业链,以铝业为核心的重化工板块已成为东方希望的第二主业。

陈育新在四兄弟中成长环境最为特殊,因小时侯被过继给陈姓人家,本名刘永美的他改姓为陈。1978年考上大学之前,陈育新已经在家乡当了12年农民。这种经历让陈育新身上带着鲜明的“农民烙印”。华西希望的文化是“厚道文化”,提倡“诚实做人,精明做事”。四兄弟分立后,陈育新负责管理刘氏兄弟共有的存量资产—希望饲料总厂和希望科研所。在他的带领下,作为希望集团的核心企业,希望饲料总厂一直是国内饲料业中销量最大、效益最好的企业。华西希望在产业选择上坚持“一业为主,多业并举”,始终在农牧业及其相关领域发展。1995年之后,华西希望陆续进入房地产、零售业、观光农业、能源化工等领域。

刘永好是四兄弟中最擅长外交的。在创业初期,他就负责“对外”,处理和政府、供货商、分销商的关系。1993年,刘永好相继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和工商联副主席,是进入“政界”的民营企业家代表。四兄弟中,刘永好最早涉足金融业。1996年,他作为发起人之一筹办了民生银行并担任副董事长。1998年,刘永好组建的新希望集团在深交所成功上市。四兄弟中,刘永好的投资领域最多,曾先后涉足房地产、乳业、能源、化工、商贸等领域。2005年,新希望重归主业,开始构建农牧产业链。目前,新希望集团拥有猪、禽、奶三大产业链,是中国最大的农牧业产业集群。

我要评论

评论

我来说两句


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