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最成功的、高调推出的新产品非iPod莫属。人们大多已经忘记,2001年底当它刚推出时,最初的市场反应只是喜忧参半。
数字音乐迟到者
在苹果产生iPod想法之前,市面上已经出现了各种便携式数字音乐播放器,并且都有自己的消费群。苹果第一个版本的播放器能存储约1000首歌曲,比当时最流行的MP3存储的歌曲要多。但也相当昂贵:售价约400美元,远远超过其他同类产品,以致持怀疑态度的人调侃说,它是IdiotsPriceOurDevices(白痴给我们的播放器定价)这句话的缩写。
从理性的角度看,iPod似乎能够提供品质,但价格的确是个大问题。《广告时代》的文章显示,苹果头几个月为iPod花了2800万美元的广告费,而消费者相应的购买量仅为69万台。也就是说,该公司实际在每一台iPod上支出了超过400美元的广告费。然而,到2007年,苹果已在全世界售出了超过一亿台的音乐播放器。
实际上,最开始对iPod产生怀疑的人中包括我,当然最后iPod让我们这些怀疑者都改变了看法。尽管我是一个音乐迷,被口袋中装着1000多首歌曲这样的想法吸引,但是面对这样的高价,也迟疑了——难道不能购买一个功能不那么强大,但便宜得多的MP3吗?
我记得,我曾经走进一家苹果专卖店,手里拿着第一代iPod,告诉店员它太昂贵了。几个月后(2002年夏季),我掏全价买了一个。理由是它将使我的旅程变得有情调一些。此后不久,我参加了一次在线杂志《页岩》的集体休假,当时《页岩》杂志已经属于微软。那时iPod才刚刚推出,休假的一群人中,除了我,还没有谁拥有它。
我一般不会是头一批使用新产品的人。当微软的员工互相传看着我的iPod,脸上充满喜悦和惊讶,我心里就雀跃不已。当时,我有一种预感,iPod会成为热门产品。但同时我也怀疑,这将是一件有利可图的小众产品,如苹果电脑一样,针对某一特定的消费人群,而不是大众。现在,我发现自己错了。
2003年底,iPod已经推出了第三代产品。它不仅仅是个热门流行产品,并且逐渐成了消费者文化的标志和一个大众市场现象。而那时,我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从单纯的购买者变成了试图解释iPod热这一现象的人。
引发专利纠纷
iPod为什么会火要探明原因,最好就是去弄清楚这个设备的技术特点。我和大卫·凯里谈过,他创建了一家名为Portelligent的公司,这家公司所做的事情,就是将电子设备拆开,仔细分析其内在结构和技术内涵,俗称技术检测。
2002年初,iPod推出几个月之后,凯里就打开了iPod,分析了它的技术构成。在他的帮助下,我了解了这个产品——以一个小硬盘为核心,令人耳目一新的内部设计。iPod出现之前,最受欢迎的数码音乐播放器并不使用硬盘,它们使用的是另一种存储技术,被称为“闪存”的芯片。这样的芯片占用的空间比硬盘少,这意味着使用这一设备的体积可以比较小,但存储的数据也有限。因此,苹果凭借其包括硬盘的物理构造,就能够鹤立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