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三亚美丽之冠刘老根大舞台正式签约。据说,这是本山传媒全国发展战略目标最为重要的一步,而此时的海南,正是因“国际旅游岛”最终获批而致使各路资本最为热闹的时刻。至此,“刘老根大舞台”连锁剧院已在沈阳、长春、天津、哈尔滨、北京等城市开办了8家,且“天天有演出,场场都火爆”。
从一个走街串巷、食不果腹的民间艺人,到名动天下的演员,再到如今描画出庞大的演艺商业版图,赵本山着实不易。明星、后备人才、全国连锁剧院、电视剧,乃至到广告、衍生商品开发、旅游和前文所述的教育、地产,这条商业价值链自此风光无限。
一
“出去旅旅游,去趟比较大的城市,铁岭。”
赵本山春节晚会的一句小品台词,让默默无闻的关东地级市铁岭一下声名远播。
自此,铁岭出去招商引资,专题片的第一句话就是—“较大城市铁岭”。介绍铁岭的画册名字叫《铁岭是个较大城市》,里面还专门有一章介绍赵本山。在铁岭的政府网站,也有赵本山的专门介绍,不过里面的一个错误是把赵本山写成了一个孤儿。在铁岭的博物馆里有赵本山的蜡像,文化公园、广场上立着赵本山的雕像……从铁岭走出来的赵本山在那里有着超出想象的影响力,他的影子无处不在,虽然他更多的时候住在沈阳。
赵本山几次在春晚上对铁岭的宣传,使关内人误以为铁岭真的是仅次于沈阳的大城市。这样的宣传也给赵本山带来了很多间接的回报,铁岭上至政府官员下到平民百姓都对赵本山津津乐道,这也为他日后在铁岭的很多生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先在铁岭,其后蔓延至整个东北,与“赵本山”相关的各个产业都不同程度地火了起来,“刘老根小烧酒”、“刘老根咸菜”等贴有刘老根标签的商品随处可见。
但作为一个商人,赵本山最初的生意却是煤,与演艺、烧酒、咸菜无关。因为东北除了盛产笑星,还盛产能源。
二
1990年春晚,赵本山开始迅速在全中国走红。
按照现在的明星道路,出名后就会签约到一个公司,然后被包装,然后接着就是一场场的演出 —“走穴”。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正是演艺明星“走穴”最为红火的时期,赵本山的出场费提升得很快,从最初的1000元涨到传闻中的10万元,这基本已是那个年代的天价。
但赵本山的商业远见和野心显然不止于此。他在1993年就注册成立了“本山艺术开发总公司”—如前所言,铁岭是个煤炭资源相对丰富的城市,公司虽然被冠以“艺术开发”的名号,但实质上主要业务是倒卖煤炭和做运输生意。按照赵本山的说法,开始就是“拼缝”,把铁岭法库的煤卖给本溪的钢厂,进而发现运输费用占了煤炭生意中较大的成本,与其让别人赚这笔钱还不如自己来,公司的业务领域随之拓展。
其后,果茶、木材、钢材生意,赵本山都曾涉足。这些生意,他几乎都赚了,商业上的精明可见一斑。不过,这段经历中的具体情节到今天也鲜为人知,赵本山本人更很少提及,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那时候,我的状态就是一‘公关小姐’,公司里的事儿,我不去,不好办。我是想赚点儿钱,积累点儿,拍些东北戏。”
至于赵本山在这段时间到底赚到了多少钱,始终是个谜。有媒体援引知情者的估算,赵本山当“倒爷”赚来的约有上千万元。这应该是他的第一桶金。
三
虽然做生意不易,“公司里的事,我不去,不好办”,但是,这段早期经历让赵本山初窥商业门径,知道如何利用个人名声和能力去形成产业链,转化为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