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二 传统文化的尴尬和转化
这是一家京津塘工业区的国有大型制造企业,自88年开工兴建,二十年来,企业规模已经发展到员工近两万人,年产值几百亿。在二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公司孕育和发展了“艰苦奋斗、敢为人先、拼搏奉献、勇攀高峰”的企业文化。
艰苦奋斗、敢为人先的企业精神源于公司的创业初期。公司的成建,肩负着为民族工业争光的重任。为早日达产、打破“洋货”的垄断,从高层领导到普通员工,从基建工作的开展到第一批产品下线,都是靠着这种拼搏奋斗的精神,才成就了公司的发展和民族产业的振兴。“不服输、不言败、吃苦耐劳、拼搏奉献”、“吃三睡五干十六”这些老一辈国企人都耳熟能详的词语正是这个时期企业文化的真实写照。
随着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市场环境也不断变化,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不断深入,拼市场、走油田、不畏艰苦、不畏冷遇,“五加二,白加黑”,公司在打拼市场的过程中将原有的精神传承并继续发扬。
但是,从一个主业到几个主业,从国内市场的领跑者到国际市场的有力竞争者,在市场化不断深入的今天,在国际化大潮汹涌的今天,许多公司都和这家公司一样陷入了传统企业文化难以有效继承的尴尬。
在企业的访谈过程中,我无一例外地会问他们一个问题,你知道你们的企业精神是什么?除了公司的一些老员工,很少有人能告诉我确切的答案。而这十六个大字,就刻在园区的标语牌上。
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新进人员逐渐成为企业发展的有效推进力,但如何统一人员的思想,如何以一种与时俱进的企业文化教育和熏陶员工也就成了企管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
没有经历过基建时期的浴血奋战,没有品尝过打拼市场时的奔波劳苦,现在的员工的确也很难体会企业历程的一路艰辛。一方面,新员工不了解过去的文化,相反,他们更关注的是自身待遇或发展;更重要的是,员工在承认传统文化的同时也期望出现新的文化。
对该企业的文化现状调查显示,如今企业文化强调的依然是知难而进、拼搏奋进这些传统的企业文化元素,而员工期望的企业文化排名第一位的却是以人为本,创新、团队合作等紧随其后。
但这并不是说传统的文化在新环境下不适用了,在新形势下,传统文化应当融入新的时代元素,以新的表现形式呈现在员工面前。对于许许多多存在这种现状的企业,我们认为:
首先还是应该强调主体文化。传统的企业文化是公司发展的历史沉淀,是公司取得成功的关键要素,是公司最核心的文化元素,是公司几代人的烙印,也是公司企业文化的个性所在。
其次是在坚守主体文化的基础上融入多元文化。由于受市场和大环境的影响,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中应该逐渐形成不同的亚文化,例如高效、创新、超前、以人为本、走国际化之路等等;另外,亚文化的形成建设也要联系行业发展特色,诸如高质量、技术创新等。
需要强调的是,在企业文化的建设过程中,不能再一味按照原来的手段,提理念、讲概念,企业文化的宣贯不是开开大会、贴贴资料,而是理念联系实际,要将文化建设和企业管理相联系,将理念精神落实到工作实际中,这正所谓文化之落地。
最后再来看这家企业,他们在企业文化的建设中提及了一项工作:故事集。按照传统的思路,这种类型的故事集主要是借描述先进人物如何在困境中奋发向上、在逆境中披荆斩棘的感人故事来宣扬为企业奉献牺牲的传统文化。对此,我们建议,是不是可以考虑淡化先进人物的特写,而把宣传的重点放在“故事”这两个字上。从“感人”到“平易近人”,在内容上多一些发生在员工身边的小事,多一些反映公司新变化新气象的新鲜事,增强故事集的故事性,让员工能够感同身受地理解故事,设身处地地感受企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