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商业英才网首页>管理>战略规划> 文章页
阮积祥:功亏一篑的海外收购
字号:

类别: 战略管理 时间: 2010-06-21 来源:中国企业家

标签:收购

去年下半年新公司就盈利了,盈利了我认为又是运气,一个运气就是大环境在好转,有订单了。另外一个,总经理对这个公司非常了解,我们收购以后,哪些人要留,哪些人要走,不需要我再经过很长时间了解,他去当总经理,很多事情自己就搞定了,而且他自己的股份在里面,他会把整个身家性命都压在这个公司里,你就完全可以相信他。

这不像百福,我们自己花这么多精力去了解,还吃力不讨好。所以非常简单就做成了这个收购,当然我们以后把激励机制给他搞好,把激励搞好了我就不管了。

我认为,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虽然这几年失败的比较多、成功的比较少,但你要去总结规律。这个状况可以把它归成两类,一个是出口型的合并,就是我们走出去并购,把自己的产品卖到外面去;一种是进口型的合并,在国外收购以后,把产品卖到中国来。进口型收购可以得到我们需要的资源、技术、品牌等等。

就产品和市场而言,在中国甚至在亚洲我们都有非常大的市场,我们对这些市场自身又非常了解。而在做出口型收购时,你想用它的品牌把自己的产品卖到当地市场,我跟德国人打了这么长时间的交道后发现几乎是不可能的,很困难。

打上“中国制造”烙印的,大多是中低端的产品。大型的高附加值产品,想卖到国外去是不现实的,这样想的人我认为他对欧洲的文化、舆论的理解,都不是很到位。从战略层面来讲,我们收购拓卡奔马以后就打通了产业链,我需要把协同效益转化到中国来,只要在当地保持不亏,我就成功了。最大的市场就是中国市场嘛,服装60%到80%都是中国生产的。

【综述】互联网公司崛起于低谷

文 | 房煜

2003年,SARS来袭。在当年的未来之星评选中,上榜企业中IT及网络背景的占尽“半壁江山”(10家)。

当年,在成长之星的榜单中,至少有3家互联网公司成为日后的“耀眼明星”。无论是腾讯成功复制ICQ,还是盛大摆脱“盒子阴影”、通过网游杀出重围,这些互联网公司在创业过程中,还是各自走出了一条切合于中国实际的模式。

盛大网络、携程网以100%的年复合增长率吸引了足够的眼球;至今,这两家公司仍属“明星企业”。如果说,2003年盛大依靠自主研发的第一款网络游戏开始成为在线游戏市场的领先者尚有“运气成分”的话,那么在随后几年中,盛大并未懈怠,且逐渐证明了自己。2005年,盛大开始尝试“游戏免费,增值服务收费”的盈利新模式—CSP(come-stay-pay)。2008年,盛大文学有限公司成立,盛大游戏、盛大文学、盛大在线三块业务初现“三足鼎立”之势。

而从2003年发展至今,携程网也成为国内领先的综合性旅行服务公司,在北京、广州、深圳、香港等13个城市设立公司或分支机构。财报显示,于纳斯达克上市的携程网2009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4%,归属于携程股东的净利润为6.59亿元,同比增长48%。发展势头尚属不错。

相比于前两家,腾讯的崛起更让人侧目。如果说当年的腾讯还是一只充满“潜力”的小企鹅,那么今天的腾讯无疑已是网络界的“巨无霸”了。腾讯网不仅跻身四大门户网站,其即时通讯工具QQ仍是拥有最大用户群的聊天工具,腾讯基于QQ用户群开发的诸多衍生产品和游戏服务,也无不势如破竹,例如,QQ游戏社区的人气已经压过了出道更早的联众世界。

盘点当年的榜单,也有不少上榜企业最终迎来“被并购”的命运。某种程度上,这也反映了在IT企业创业的阶段性衰落。

2007年,金融业全面对外放开之际,美国金融IT服务提供商SunGard购得上海最大的金融软件企业—复旦金仕达计算机有限公司的绝对控股权。相比而言,港湾网络和21世纪锦绣图书连锁有限公司的命运就令人叹息。在与华为进行了“挖角”与“打港”(打击港湾网络)的几年博弈后,港湾网络最终败下阵来,被华为收入囊中,其掌门人李一男轰轰烈烈的创业计划随之落败。21世纪锦绣图书连锁有限公司被贝塔斯曼购得40%的股份,但贝塔斯曼由于经营状况不佳,几年前已退出中国市场。

最让人揪心的当属太子奶。这家曾号称是“中国最大发酵型乳酸菌奶饮料企业”的公司,在经过2年的波折后,2010年终因身负巨额债务而破产,其重组之复杂棋局至今仍未结束。

我要评论

评论

我来说两句


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