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的老搭档曾这样评价王传福:“他简直就是爱迪生和韦尔奇的混合体,他可以像爱迪生那样解决技术问题,同时又可以像韦尔奇那样解决企业管理上的问题。”这段话显然把握住了王传福的特质。王传福的成功一方面源自他对技术的深刻理解,由此形成的对科技发展潮流的深刻把握,另一方面也源自王传福在企业管理,尤其是企业发展模式上的创新。
准确预测科技趋势
科技企业最重要的是什么?有人说是研发,有人说是人才,也有人说是管理,甚至是用户体验。但笔者认为科技企业最重要的是企业决策者对科技发展趋势的宏观把握。近百年的企业史证明,科技企业很容易被科学发展所淘汰。无论手机取代固定电话,数码相机取代传统胶卷相机,MP3取代随声听,还是液晶平板电视取代传统显像管电视,我们都看到产业热点在不断变化,以及与此相联系的一批企业的兴衰成败。
那些对未来科技发展趋势预料不足的企业,无论当初多么强盛,都有可能被迅速淘汰。例如由于比尔·盖茨对互联网兴起估计不足,微软当初差一点被网景公司击垮。再如柯达公司由于对胶卷相机被数码相机取代趋势的认识不足,结果目前正陷于严重的亏损。可以说,大多数科技企业,其衰败都是从战略失误开始的,而其成功也必然是由于抓住了科技发展潮流。
而王传福就是一个很善于抓住科技发展潮流的战略决策者,他总是在产业发展的关键时刻做出因势利导的战略决策。如果回顾比亚迪的早期创业史,很明显从一开始就是王传福对科技发展的预测,让比亚迪走上了康庄大道。
1993年王传福在一份国际电池行业动态中看到日本宣布放弃镍铬电池的生产,他立即意识到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与此同时,坚定王传福下海决心的,是他观察到的一个现象。当时“大哥大”开始流行起来。价格大约2万至3万元一部,而一块“大哥大”电池要几百元甚至上千元。王传福分析认为,手提电话必将普及,这必然需要大量的充电电池。结果十多年后,手机已经在中国广泛普及,近乎人手一部。正是这巨大的手机电池需求,让比亚迪在充电电池领域快速崛起。
另一个让人津津乐道的例子是,2003年1月,比亚迪收购西安秦川汽车。当时这个决策在业内引起质疑。而王传福有自己的深刻预判,他认为电动车时代就要到来,比亚迪必须提前布局电动车。正是这种对汽车发展趋势的深刻观察,让王传福走到了世界前列。也正基于此,巴菲特的搭档芒格才会高度评价他,认为他有点像爱迪生。
有意思的是,由于王传福对电动车发展的前瞻性,自2008年9月巴菲特入股比亚迪以来,比亚迪在资本市场广受追捧。王传福甚至凭借“新能源汽车”这一概念,挟资本市场之力,一举登上中国首富宝座。这大概是王传福本人所始料不及的。实际上这就是对科技发展趋势深刻把握之后,所自然形成的巨大号召力。要知道当初雅虎、亚马逊等网站在纳斯达克上市的时候都是处于亏损状态。换句话说,投资者看中的是他们对科技潮流的把握,以及由此衍生的市场控制力和未来的盈利能力。
王传福以电动车名闻全球,但是他并没有把宝全部押在电动车上。关于他对技术发展潮流洞察力的最新案例是比亚迪即将推出平板电脑。2010年以来,苹果公司的平板电脑iPad被热捧,上市仅两个月其销量就突破200万台。平板电脑的市场化之路似乎已经平坦了。随后王传福也决定追赶这股潮流,决定在2011年一季度推出比亚迪的平板电脑。早在2007年比亚迪就开始进行IT业布局,一方面从事个人电脑代工,另一方面收购宁波中纬,在微电子技术上做了很多积累。比亚迪在这个时机推出平板电脑生产,一方面避免了台式机利润微薄的红海,另一方面迅速进入苹果公司刚刚开创的蓝海。如果不出意料,比亚迪推出的平板电脑将会大获成功。
以上这些例证,有的属于创新,有的属于跟风。这些战略决策对比亚迪的发展都异常重要,生动地体现出一个科技企业在科技变革的关头如何把准方向。正是这种对科技大势的把握,让王传福成为中国新一代企业家中的领军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