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 战略管理 时间: 2010-08-08 来源:中国总裁培训网
关键字:企业战略
要想使自己的企业基业常青,一定要重视企业发展战略和策划人才的配备和培养,一定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企业发展战略,并力图使企业的各项管理流程和管理制度适应企业的发展战略,并服务于企业的发展战略,但愿“隆中对策”能给现代企业家们带来一些启迪和思考。
从“隆中对策”看企业战略策划的重要性
“欲识天下分鼎处,先生笑谈图画中”。这是后人评价诸葛亮《隆中对》的诗句。在《三国演义》里,刘备是作为理想中的明主出现的,他宽仁待民,注重义气,礼贤下士,求贤若渴。但由于缺少经天纬地的策划人才,在成就霸王事业的过程中,他走过的必然是一段最为崎岖的道路。
三顾茅庐前,刘备已有上报国家,下安黎民,恢复汉室的宏愿,但由于目标太抽象,策划不得要领,终劳而无获。他转战南北十余年,可谓屡败屡战,先后投曹操,事吕布,依刘表,靠袁绍,不但未能割据一方,甚至无立足之地。原因何在?山林隐士司马徽道出了刘备失败的原因——“左右不得其人”。刘备却不以为然,在他看来,武有关羽、张飞、赵云之流;文有孙乾、糜竺、简雍之辈,且忠心耿耿,尽心尽力。“左右不得其人”何从谈起?是何意思?但在司马徽看来“关、张、赵之流,虽有百万之敌,然非权变之才;孙乾、糜竺、简雍之辈,乃白面书生,寻章摘句小儒,非经纶济世之士,岂成霸业之人也?”“儒生俗士,不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也。”那么什么样的人才是俊杰呢?司马徽认为,所谓“俊杰”就是能称霸王之根基之人,如张良、萧何、韩信之辈。刘备若成霸业,必须得到这样的人才。而眼下可供刘备选择的就有“卧龙、凤雏两人”,“两人得一,可安天下”。可见,刘备屡败的原因,的确在于他“左右不得其人”,缺少真正善于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经纶济世之士。
后来,刘备在徐庶的举荐下,三顾茅庐,请出了诸葛亮。诸葛亮出山后,针对刘备陷入困境、难于自立的状况,客观地分析了天下形势。他根据曹操、孙权、刘备三人在政治、经济、军事上的各自优势与弱点,为刘备进行了战略策划,定下了“隆中对策”。这就是:曹操拥有百万之众,“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可用为援而不可图”。而刘备当时尚无立锥之地,因而,建立根据地就成为刘备争天下的先决条件。那么,从何入手呢?当时可图的只有荆州和益州两地。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地,其主不能守。”益州“地势险要,沃野千里,实为天府之国。”“待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兵以向宛洛,将军身卒益州之众以出秦川。”这样,不但可以图谋中原,且“大业可成,汉室可兴。”诸葛亮的“隆中对策”,不仅为刘备精辟地分析了天下形势,提出了明确的战略目标,且判定了联吴抗曹、先夺荆州后取益州的策略方法,使刘备豁然开朗,为之折服,以为“吾之得孔明,犹鱼之得水也。”此后,形势急转直下,刘备先后取得了博望烧屯、赤壁之战、夺荆州,进西川的胜利,终于成就了霸王之业,然得与曹魏、孙吴鼎足而立。显然刘备得诸葛亮,这是他一生事业转折的关键,是他成就霸王之业的重要原因,真是“隆中相对一席谈,三分天下几十年”。
现代社会的竞争已到了白热化程度,尤其是经济全球化使大企业竞争又上升到了全球竞争的层面。要想在这种强手如林的竞争环境下,使企业得以生存和持续发展,实属不易。尤其是非资源垄断性的企业,要想做强做大和维持可持续发展的局面就更加困难了。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发展战略和策划显得尤为重要。我们看一看这几年倒下的一大批有影响力的企业,究其原因基本上都是企业发展战略和企业重大项目策划上出了问题,所以许多原来很有名气,也有实力和影响力的企业一夜之间灰飞烟灭,而企业高层管理者还浑然不觉。那些因为企业资金链断裂、产品质量等等问题而引发的企业轰然倒塌,其实都是表象问题。而真正原因最终还是企业发展战略出了问题。所以,健康的企业一定要有自己翔实成熟、而且具有可操作性的发展战略规划,并且企业要随时根据外部的政治经济环境和社会发展形势来调整自己的发展战略,企业的一切管理制度和管理流程始终要服务于企业的发展战略。
所以,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对于企业的生存、发展、壮大是至关重要的,如果企业高层管理者忽视了这一点,那么企业随时有被社会淘汰的危险。所以要想使自己的企业基业常青,一定要重视企业发展战略和策划人才的配备和培养,一定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企业发展战略,并力图使企业的各项管理流程和管理制度适应企业的发展战略,并服务于企业的发展战略,但愿“隆中对策”能给现代企业家们带来一些启迪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