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美国《时代》周刊一篇印象式的短文将鄂尔多斯新建的康巴什城称为“鬼城”。这一草率的判断给鄂尔多斯的政府官员带来了很大压力。7月,面对本刊记者,该市发改委的办公室主任忘记了应有的礼貌,在座位上连连挥手,并且转过头去。
据说,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对引致这一麻烦的鄂尔多斯官员的高调言论(如人均GDP将超过香港)也很恼火,告诫他们不要做井底之蛙云云。
当地市民对此远不像政府那么敏感。他们甚至认为把康巴什叫做“鬼城”也有一定道理,毕竟那里目前人烟稀少。他们很多都是来自农村,因为屋子下面埋的煤突然变得昂贵而被迁入城市,在住进楼房的同时获得了不菲的补偿。他们通常会把自己的一部分钱交给地下钱庄,而对迅猛增长的财政收入应该如何支配并没有自己的意见。
官员们感到委屈,是因为他们自认为比一般市民看得远,他们一直以来在努力改变鄂尔多斯市的资源依赖发展模式,并使它看上去具有与其掌握的财富相配的容貌。而康巴什只是其中最容易引起争议的一部分。
在随后发起的一轮不知源自何处的新闻攻势中,鄂尔多斯市经济模式转型的成果被作为有力的武器:鄂尔多斯依靠资源但不依赖资源,未来,煤和非煤产业的工业增加值将由目前的7:3(有可能更高)变为1:1。
我们调查发现,当地一些企业家及基层官员认为政府这一想法是好的,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很难实现,而且毫无汽车工业基础的鄂尔多斯欲就此有所作为,可能选错了途径。他们更赞同的是对煤进行转化和深加工。事实上,由单纯的原煤开采进入煤化工领域并非始自政府的提倡,而是企业家们在煤炭价格长年低迷的情况下穷则思变的结果。这也印证了一个基本的道理—与企业家的市场本能相比,政府的调控、安排不仅滞后,有时还会画蛇添足。
以阜新以及相邻的乌海等资源性城市随着资源日渐枯竭走向衰落为鉴或许不错,但选择适宜的产业尤为重要。如果不是能够得到储量可观的煤田和便宜的土地,华泰等汽车制造商来到鄂尔多斯的荒原上建造汽车城会显得不可思议。
被禁用的新城
准格尔旗政府的官员们可能一直在后悔,如果早一些行动,他们现在已经在十几公里外的大路新区办公,而不是现在的薛家湾。
鄂尔多斯煤炭探明储量的三分之一在准格尔旗,544亿吨。2009年,鄂尔多斯市财政收入平均每天1亿元,准格尔旗也正好占了将近三分之一,100 亿元。或许是受了鄂尔多斯市政府迁至远离原东胜驻地30公里的康巴什新区的影响,由沙圪堵镇移到薛家湾10年后,旗政府决定再次搬迁。
新政府办公大楼已经基本竣工,国徽也已高高挂在上面。它很像康巴什新区政府大楼的缩小版,当然,全国的此类建筑都大同小异,气派非凡。新政府所在的大路新区管委会的展厅里,一座巨大的沙盘描绘出这座规划面积80多平方公里的新城,盘面覆盖着玻璃钢,人们可以在上面任意行走观看。新城分为市政区和工业区两部分,现在,其中的一部分将长久困扰后来的观众。
2010年4月,“鬼城”新闻乍起,内蒙古自治区的政府官员再次视察大路新区时,表示搬迁计划应该停止实施。这让今年初还在旗委会议上号召举全旗之力保证政府机关顺利搬迁的当地官员始料未及。据传,康巴什新区的一个大型景观湖,也被勒令停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