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0中国最具创新力公司”调查和采访过程中,《经理人》发现,低碳创新正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的新追求。
上海世博会场馆,就成为企业低碳创新的大舞台—主题馆和中国馆的太阳能光伏项目由无锡尚德承建;所有场馆的空调都是远大集团提供的非电空调;服务于园区的400余辆电动环保车是由日新电动车公司生产;万科甚至于造了一个“万科馆”来强调其“低碳建筑”理念⋯⋯
“采用低碳技术进行产品和技术创新,不但为企业带来收益的增加,而且会带来品牌力的提升。对中国的制造型企业来说,也是企业改变产品结构和产品升级的良机。”气候组织中国区总裁吴昌华接受《经理人》采访时说。
怎样才能在低碳大潮中挖掘到属于自己的商业机会?吴昌华表示,“更重要的是探索一个能从中获利的商业模式。”具体来说,企业可以通过四个层面进行低碳创新获得商业机会。
以“碳资产”换取资金和技术
目前中国企业可以通过“清洁发展机制(CDM)”参与到全球碳市场中,其具体有两种交易模式:二氧化碳换资金、二氧化碳换技术。
所谓“二氧化碳换资金”,通俗的说就是,国内企业投资有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工业项目,将减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经联合国气候组织核实之后,可以出售给发达国家。
所谓“二氧化碳换技术”,通俗的说就是,国内企业缺乏某项关键技术,发达国家愿意无偿提供相关技术,但条件是,因技术改善而减少的二氧化碳排放额度,经联合国气候组织核实之后无偿让渡于外资方。
举例来说,投资某个工业项目,按传统方式运行,可能每年要排放二氧化碳1万吨,但是如果采取一些替代方式,能使得二氧化碳年排放量减少至5000吨,那么年排放量就减少了5000吨。而这5000吨的减排量,经过“审核认证”之后,即可在国际碳交易市场出售。
设立一个CDM项目,是个相对复杂的过程。吴昌华表示:“CDM项目目前主要应用于石油、化工、水泥、钢铁等一些高能耗、高污染的传统行业,采用一些新的技术实现减排。”
进行清洁能源投资
除了以上传统能源行业可以从“低碳”中掘得商机,一些新能源行业同样可以利用低碳获益。以尚德为代表的太阳能企业、以金风科技为代表的风能企业,可以说是其中的佼佼者。它们将阳光、风力、潮汐、沼气等自然能源直接转化成电能,同时并不产生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吴昌华分析道:“有些企业它从创立之初,就是立足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能源危机这样一个大环境,去捕捉一些商业机会。”
从事清洁能源开发的企业,其获利来源可以通过两个方面实现:其一,其利用各种自然能源转化成的电力能源及整体解决方案的销售收入;其二,实现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额度,可以出售给发达国家。比如,深圳相控科技有限公司,他们从事垃圾综合处理,首先他们利用垃圾填埋产生的沼气发电,将电能卖给国家电网;其次他们将垃圾沼气发电所减少的二氧化碳排放额度,出售给了奥地利买家。
从事合同能源管理
除了参与国际碳交易之外,企业还可以从其他方面获得商业利益,吴昌华说道,“有些新型企业,在整个价值链条当中找到了一个非常有利的位置,比如提供节能解决方案的一些企业。”有的企业专门从事节能控制,比如对企业的耗电系统进行技术改造,假如一个月原先需要耗电100万度,经过节能公司技术改造之后,耗电量下降到了70万度,就减少了30万度的电费支出,那么节能公司就可以就这节省的30万度电费进行利益分成。整个节能改造的设备及资金支出由节能公司投入,耗电企业无需增加任何投入。
这种模式,无论是对于耗能的企业还是节能方案供应商来说,都是双赢的。随着国家节能减排日趋严厉,这一类节能方案供应商,将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争取政府的节能技术补贴
对于一些非高污染的制造企业来说,因为它们进行技术改造能够实现的二氧化碳减排量相对较少,因而难以参与国际的碳交易。这类企业可以通过开发节能产品来参与低碳竞争,然而,毕竟投入节能产品的开发,需要大量的资金,而收益未必能够即期显现,因而其动力有些不足。吴昌华表示:“这当中确实还有一笔经济账,这涉及到成本及时间问题,这就需要政府的政策推动。”
目前,政府致力于节能减排方面的政策措施也在逐步完善,其中就包括协助企业开发节能产品的财政补贴。以汽车行业为例,国家财政给与相关新能源汽车生产商补贴。从事新能源汽车开发的比亚迪将从中获得最大收益。同时,比亚迪也获得了深圳市政府的专项财政补贴。
一些抢先开发低碳节能产品的企业,无疑就占据了更有利的先机,而且现在的研发投入还有可能获得政府的财政补贴,等于是政府协助企业抢占未来市场。随着绿色产品、绿色供应链、绿色营销等观念的不断传播与普及,绿色创新不但影响着企业的现在,而且影响着公司的未来。未来企业将越来越多地通过低碳创新,参与到低碳市场的争夺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