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税虽然没有明确,但用了‘加快推进’的字眼,让我们感觉到房产税在向我们一步步走近。再不是以前一次次空喊‘狼来了’。这次,狼真的来了。”潘石屹(博客)在这个十月如此说。
不过这个月,作为开发商中大亨级别的“名嘴”,潘石屹的光彩似乎不及他的太太——他的地产公司的联席主席张欣。这个女子不仅成了美国知名财经杂志的封面人物、被作为中国商人的典型介绍了人生传奇,还在奥利弗·斯通的新片《华尔街2》中,出演了中方代表。在戏里,这个角色很受华尔街金融家的欢迎。
在经常讲“爱”和“信仰”的潘石屹看来,目前坊间谈及支撑中国住房价格上涨的理由都有一定道理,但出身于甘肃赤贫家庭的老潘,秉承了儿时理解农村生活一般的逻辑,那就是——常识很重要,不能违背基本常识。有一些城市住房的租金回报率仅有1%,而全世界平均值是7%-8%,且中国土地使用年限仅有70 年时间。显然,这是违背常识的。经历过妹妹因家贫而送给别人的潘石屹,会很冷静地衡量一个投资产品的好坏——回报率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不能不看。仅看资产的升值,资产越升值回报率就会越低。
在外国媒体的眼里,潘石屹和张欣夫妻的成功更容易被看作是中国新时期新政策下成长起来的“超级成功”的典范,从某种意义上还代表中国商人这一代的新面孔。这种定位让潘石屹从赤贫一跃成为亿万富翁的传奇,听起来像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美国梦”,实际上,这个故事真的只是中国经济建设过程中一个实实在在的 “国产神话”。当然,让人颇为安慰的是,这位穷小子及夫人身价达到五六百亿元之后,没有太过夸张地推销成功学。
潘家当年很穷。但是,在潘石屹父亲的思维里,潘家一直是诗礼传家的读书门庭。潘家祖上在天水一带是读书人家,潘的曾祖父是秀才,祖父上过黄埔军校,当过团长。潘石屹的父亲考上了大学;潘石屹也上过大学。而且显然潘石屹的两个儿子读大学也不会有什么问题,所以潘老爸的名字一看就是有学问的——潘诗麟。他读过陕西师范大学,曾被打成右派,还是当时他们生产队里唯一的地主。潘老爸后来很自豪地对大家说,“我们潘家是读书人家,没有断代,传承下来了。”这或许也能解释,为何潘石屹再穷,再有农民气质,但还是有一些特殊的铺垫,所以后来能把SOHO中国推到香港上市,打拼出数百亿的家产。
在潘石屹习惯性地向记者讲述自己当年贫穷的时候,有一个细节很有说服力。少年时期,潘石屹需要为5分钱烦恼。那时候,钱都是一分、两分,一角、两角的,一元已经是很大的数字。对潘石屹来说,钱的作用第一是能看病、买药,即便是5分钱,也足以为他瘫痪在床多年的母亲买药。乡里人都说,潘石屹妈妈(瘫痪)30多年了,潘是个大孝子。在北京,潘母如果有事出门,如果潘石屹在,总是自己推轮椅,从不懈怠。
老潘很坚韧。中专时,需要离家去省城兰州。家里穷得连一分钱也拿不出来。直到两年后考上了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学院,潘石屹的经济压力才稍微缓解。据说,当时的潘石屹能屈能伸。中专供应的饭一半是杂粮、一半是细粮。很多来自城镇的女同学不吃杂粮。其他娇子嫌弃的杂粮,潘石屹笑纳,所以能吃饱。潘石屹的故事之中,没怎么提到他的成绩,应该是没有多少名列前茅的佳话,但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潘石屹对数字特别敏感,特别注重细节,有朋友给他起过“潘老财”的外号,原因就是因为潘石屹特别会算账。
正是因为对数字敏感、对贫穷敏感,所以潘石屹不时会忍不住感慨房价太高,会对贫富分化示警,这和其他绝大多数开发商都不一样。例如,他对华尔街,就缺少其他上市公司老板的那种兴奋劲。他会说:“一个华尔街的基金经理赚的钱,可能是一个中国西部最贫困的县一年的财政收入。好几十万人的年收入跟他一个人的收入相等,这背后有着多么大的不公平。”
他也会不时提到,在过去的十几年时间,中国经济发展速度非常快,人们吃、穿、住、行各方面改善,包括喝的奶。“我们小的时候,只有老干部才能喝牛奶,现在牛奶基本普及了。可是在物质极大增长的过程中,人们忽略了精神的培养,而这个精神里面最宝贵的特质就是诚实。如果不诚实,在奶里面加三聚氰氨,这就等于是把之前的努力都毁于一旦。比如,对于个人和企业来说,辛辛苦苦在努力工作,最后因为做了一笔假账而毁于一旦。”
一句话,潘石屹是个危机感很重的企业家,也是很小心的生意人。他会让财务部“不做一分钱的假账,不偷税漏税一分钱”,为的是安心。在他看来,现在中国市场环境这么好,只要稍微勤奋一点,挣的钱比挖空心思偷税漏税要高好多。
所以,多年来,在经常容易出事的房地产行业里,几乎没有听说过潘石屹行贿的事情,也没有见他和那个官员来往过密。只看到他经常在博客里,在微博中透露被领导拉去问话云云……
当然,潘石屹始终还是一个“纯粹商人”。他的行为目的明确,做事方式简单、直接而有效,所有不必要的中间环节都被取消。在他看来,商场上没有什么固定的规则,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赚钱。潘石屹的世界里,不赚钱的商人是不道德的。不赚钱你就不能确保自己的生活,不能给员工好的工资福利待遇,不能给国家上交利税,不能给客户带来实惠。
所以,即使是信教,即使是讲爱,都不影响老潘热衷于自己项目的营销。在潘石屹的营销理念中,宣传永远是第一位,宣传做到了,好的产品才能够被大众所认识,才能够有目标群体的人前来检验,而销售作为整个生产经营环节中最终的目标,在潘石屹眼里不过是成功宣传之后自然而然的坐地收钱。
同样,因为童年求学艰苦,老潘有时候也会对于知识和学习抱有特别开放的态度。他对我说起过一个例子。“同学的女儿到英国留学,他跟我说如何管孩子。我则问他,你的女儿现在拥有的知识是你拥有知识的多少倍?他很惊讶,问我有多少倍?我说有没有10倍?他反问我说的是信息,还是知识?我说是知识。他说,不止。所以我觉得这个时代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特别大的知识的共享平台、交流平台,比任何时候的进步速度都要快。”
所以,经历过“文革”的老潘现在深信,年代不一样,英雄的作用不一样。在农业文明时,一定是英雄创造历史,有无数的例子可以证明。到了工业文明的时代,也会出现一批精英。但是到了网络时代,人们是反精英的。通过网络,如果能把大家的智慧汇集起来,你会特别吃惊。
不过,从任何一个角度来看,潘石屹夫妇都是商业上很有收获的社会名流,所以很难有人不问他有关成功学的话题,也很难让他完全不谈自己成功后的心情。不过,他有时候有些言论还是很真实的。例如,他最近如是说:如果我们只从物质层面,从名和利的角度去看,世界是不公平的,有人天生就拥有比别人多的优势和资源,比如美貌,家世,地位等,这是客观存在的,但如果局限在这个层面看待自己的人生,那就会给自己带来负面的力量。俗话说的“人比人气死人”,就是从物质层面去看问题,这只能让我们产生嫉妒、仇恨,消耗我们快乐、智慧和人生奋斗的力量。
面对高房价、通胀压力和货币战争疑云,多一些人能够按照潘石屹的这个观点来从事商业,说不定能够有点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