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BNET商学院>领导力>职业规划>文章页
富士康:坐在炸药堆上的高管们
字号:

时间: 2010-12-27 来源:经理人网

转发: 腾讯微博 推荐到豆瓣豆瓣 人人网 网易

关键字:富士康 高管
请胡国辉用一个词来概括富士康的2010年,他选择了Change(改变)。”  郭台铭的脾气差、骂人厉害业界出名,但李金明们理解他当时的心情。胡国辉领导下的富士康通路事业群,郭台铭要玩也要玩“大”的。

  请胡国辉用一个词来概括富士康的2010年,他选择了Change(改变)。

  “Louis(胡国辉的英文名)明显抄袭人家奥巴马嘛!”李金明弹了下烟灰,沉思片刻,最终他的选择同胡国辉一样。

  刘坤则选了“机遇”。在他看来,2010年对富士康来说是巨大的挑战,但同时蕴涵着巨大的机遇。

  “我们坐在炸药堆上。”李金明也同意刘坤的说法,别人没有遇到的我们先遇到了,更早采取措施,虽然不能百分之百改变并应对好,但也算是“机遇”。

  天罗地网

  “天罗地网”——让每一个来到富士康的人都惊叹不已。“坠楼”事件发生后,在员工宿舍、生产车间等的楼顶和窗户上富士康全部安装了铁丝网,称为“天罗”;而较低楼层也从楼身延伸出去约4米宽、底部由钢筋支撑的铁丝网,谓之“地网”。

  为了防止员工的这种极端行为,富士康总共采购了大约350万平方米铁丝网,支出上亿元,一度将采购地——东南亚的铁丝网市场买断货。李金明反对郭台铭铺设铁丝网的理由很简单:除了外观不雅、有碍形象外,一旦发生火灾等消防隐患,后果可能不堪设想。

  但郭台铭顾不了这么多,他在2010年5月28日的紧急协调会上,当着众高管的面狠狠摔碎了一个茶杯:“这个问题不解决,企业不要办了!”

  郭台铭的脾气差、骂人厉害业界出名,但李金明们理解他当时的心情。

  “做商务长这三年来,头发白了许多,为人上少了锐利,多了慈爱。”刘坤表示,“坠楼”事件中,郭台铭是总指挥,实际协调统筹工作落在李金明这边,李金明的压力同样很大。

  外界很少知道富士康员工关爱中心现在的办公地点本来是中国移动营业厅,由于处于富士康龙华基地主干道,容易被员工看到,于是李金明亲自出面做说服工作,将关爱中心建在显眼处。

  在李金明的眼里,郭台铭这一年来也变化良多。

  “他一直有爱心,说话快人快语,不会修饰,属于最努力、最认真、最严厉、最心软、最慷慨、最啰唆的‘六最’总裁,同一句话可以说好多遍,耳提面命。”李金明评价郭台铭近来的变化时表示,“以前特别吝于赞美别人,现在对高层主管虽然依然严厉,但明显鼓励多、责备少了。”

  扩张而非转型

  可是,有这些,是否就意味着创业36年的鸿海真的就此转变?

  “是expand(扩张),不是转型。”胡国辉谈到富士康的策略时常会首先澄清概念。

  确实,从1974年创办“鸿海塑料企业有限公司”起,郭台铭早不是昔日那个刚服完兵役的24岁青年。30多年来,鸿海从最简单的模具做起,逐步扩展到连接器、机壳、显卡、整机、多品类综合业务,规模增长的同时,每天都在“变化”中。

  但对于富士康帝国的几大成功核心要素来说,“变化”很难发生,譬如对扩张的追求。

  郭台铭与广达电子董事长林百里有20年情谊,广达电子也是鸿海笔记本电脑连接器的最大客户。双方曾有口头承诺,互不进入对方领域。可随着台式机出货量衰退、利润率变薄,2009年,郭台铭终于把筷子伸到广达电子所精专的笔记本电脑代工领域,从林百里旗下挖人、抢单。即便这是出于客户要求,两人因此几近断交。

  胡国辉领导下的富士康通路事业群,郭台铭要玩也要玩“大”的。

  胡国辉将目前所有的3C渠道大致分为五类:大型电子专卖店、大中型IT大卖场、超市店中店、小型电子专卖店和电子商务网站。相应地,以上五类渠道中,前三类对应分布于国内的一线到三线城市,小型电子专卖店或夫妻店则生存于从一线到六线的各级城市,电子商务目前主要存在于北上广等物流、信息流发达城市。

  基于此,富士康通路事业群针对上述五类渠道分别开设了与麦德龙合资的万得城、赛博数码广场、敢创店中店、万马奔腾和飞虎乐购。

  2001年年底,富士康收购了赛博数码广场60%的股权。但此后,赛博数码广场的运营一直难如人意。

  有分析认为,做产品是赚钱,而做通路是花钱,在讲求“赤字接单、黑字出货”、石头都要榨出油来的富士康,运营思路的改变远非一朝一夕。

  内生性危机

  走自己的路,比别人做得更好,让别人无路可走,一直是郭台铭的风格,即便郭已经表示,富士康今后要把年增速30%降为15%。

  鸿海的财报数据与此相应。2010年前11个月,鸿海合并营收20684.456亿元新台币,同比增长60.66%。而从2000年的90亿元人民币年产值,2001年就达200亿元人民币,2004年实现1047亿元人民币。

  不过,有不愿具名的分析人士称,富士康跳楼事件后,并未看到富士康内部有哪个高管因为“责任问题”被惩处或因为处理得力被奖赏。

  2008年金融危机前,富士康全球约65万员工;金融危机后,富士康在巨大的订单兴奋中急遽扩招。也正是这一时期,众多“85后”、“90后”迅速成为富士康生产线的主力军,并因为管理缺位导致后来的极端事件。

  2010年6月后,富士康员工规模迅速超过百万之众,并将在2011年达到创纪录的130万~150万人。郭台铭准备好了,富士康承接压力的基层管理团队是否也准备好了?

我要评论

评论

我来说两句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