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商业社会发展的永动力。
企业创新,从一开始都与技术和研发的投入息息相关。已位列全球行业第二的华为,是中国本土企业变身新兴市场跨国公司的楷模—国家发改委的数据显示,2011年华为以15000项专利领跑中国本土企业,其在2011年的研发经费也以超过200亿人民币仅次于国有企业中石油。华为是中国市场的缩影,中国的研发开支已经占到了全球研发开支的12%。
创新的成果已无所不在,包括此前很少涉猎的服务类产品的创新,尤其在金融领域。这也是《环球企业家》杂志“2011年度创新产品”首度将金融产品纳入评选范畴的理由。
然而,这种基于对创新的“粗浅”理解已经不再是全部,诚如我们在《环球企业家》“2011年度创新公司”中所看到的那样,越来越多的创新都围绕着创造性的商业模式,或者是极具创意的国际化路径而进行的。苏宁电器(微博)多年坚持“内生增长和后台优先”的发展模式,已经为线上线下两个苏宁的生意打下坚实的基础,甚至开始探索搭建云计算服务平台的可能。复星集团则选择投资Folli Follie这样的海外企业以合作开拓中国市场。
创新是个“黑匣子”,人们很容易看到产品和商业成功的结果,却很难了解创新从想法到实现收益的复杂过程;人们可以学习创新理念,却很少有企业可以将这些理念转化为成功的商业实践。
《环球企业家》杂志自2005年起,强势打造“年度创新公司”评选。我们倡导将在华外资企业和中国领先企业的创新综合表现,进行定量化评价。通过此次评选,我们选择10家年度创新公司并对其创新案例进行梳理,旨在挖掘创新理念与创新实践;寻找将创新思维深入骨髓的企业楷模;寻找激荡中国商业智慧的创新驱动力。(注:排名不分先后)
华为
华为依托创新开拓了中国企业国际化的成功路径。
—复旦大学宁钟
2011年,华为在英国市场推出了两款智能手机和MediaPad平板电脑,并投放广告“我们是谁?华为”。这只是华为国际化道路上的一个缩影—2010年华为实现了1852亿人民币的销售收入,其中在海外市场实现的销售收入就高达1024亿人民币;而在2002年华为只有四分之一的收入来自海外。
在全球化的道路上,华为的全面知识产权战略正越来越显示其威力。2008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将华为评为世界第四大专利申请人。自1999年在印度班加罗尔成立第一个海外研发机构以来,华为已经在包括美国和欧洲等9个国家设立了20个研究所以及20多个联合创新中心,其海外专利申请数量已经接近10000个。
苏宁电器
在毛利率极低的零售行业,苏宁摒弃了本土企业单纯跑马圈地的粗犷做法,通过投资海外先进零售企业学习运营经验,采用高科技手段夯实后台,提升运营效率。苏宁是中国企业向精细化发展的很好案例。
—Interbrand周文
自创业之初,苏宁一直坚持“以内涵式增长为主,辅以外延式扩张”的集约化经营模式。尤其是后台信息系统和物流系统的建设,为其内部管理带来了变革性的影响,不仅使其长期保持行业单店盈利能力最高的纪录,更为重新定义了零售行业的商业模式提供可能。
这条差异化的竞争路径,使苏宁在2011年率先以传统零售商身份发力电子商务,实现线上线下协同发展。更重要的是,这为苏宁规划包括在线交易平台和服务外包在内的全新“云计算”商业模式奠定了基础。
复星集团
复星创造性的“中国动力嫁接全球资源”模式,使在中国商业土壤上诞生一家多元化集团型的跨国公司成为可能。
—本刊编辑部
2011年,复星集团投资Folli Follie并旋即在中国市场扩大分销渠道及品牌宣传。截止到9月,Folli Follie在中国市场的销售增长了65%,并带动其全球销售增长5.2%,利润增长14.4%。
复星集团2011年提出“中国动力嫁接全球资源”模式—选择在中国市场有发展潜力的欧美企业,投资并合作开拓中国市场,利用中国市场的快速增长带动全球发展。复星集团为中国企业借力中国市场消费升级带来的巨大机遇而成长为全球化跨国公司,践行出一条创新而可行的路径。为实现这一模式,复星集团矢志成为不谋求控股的开明投资者,并引入华尔街人士以弥补自身在海外并购经验上的缺口。
UPS中国
服务业的创新空间没有极限。
—香港科技大学徐岩
UPS相信,在如今快速变化的商业环境中,物流就是对货物、信息和资金进行复杂的全球化安排,以创造出竞争优势。为此,UPS推出“我们(爱)物流”的主题品牌传播活动,着重体现UPS致力于提供运输和供应链解决方案,协助客户驾驭物流并把业务成功推向全球。
通过该品牌活动,彰显出UPS在过去十年来通过不懈努力和数十亿美金投入而实现的成功转型,及其如何在业界竞争中脱颖而出。UPS在中国市场的品牌推广活动与全球同步,通过多种媒介展示其全新广告,包括平面媒体、电视和数字媒体,同时也通过社交网络媒体进行宣传。UPS还推出了一系列的户外宣传活动,包括在北京上演的炫舞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