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谢谢韩俊主任精彩的演讲,接下来有请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尹成杰。
尹成杰(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同志们,非常高兴出席今天的研讨会,借此机会我给各位拜个晚年。刚才韩俊主任深刻的解读了中央的一号文件,重点突出,使我进一步加深了对中央一号文件的理解。
"促进农民增收,让农民富裕起来",这是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农民日报社会同有关媒体连续四年就"如何让农民富裕起来"进行专题研讨,我认为问题抓的很准,非常有针对性,很有意义。根据这次研讨会的安排,我主要简要的讲几个观点,围绕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与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谈几点认识,和在座的各位领导、专家、同志们一起交流。
第一,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建设现代农业,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怎么样让农民真正的进一步的富裕起来,它的重要途径我认为最根本的还是要转变农业的发展方式,建设现代农业。近日中央印发了一号文件,这是中央连续下发的第九个一号文件,我们注意到,前八个一号文件把农业农村政策概括为强农惠农政策,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在强农惠农的后边又加上了富农两个字,叫"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我觉得让农民富裕起来这个问题在中央的农村政策方面,它的目标和取向更加明晰,更加清楚。那么同时今年的一号文件又突出了农业科技创新这个重点,那就是说,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进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我国现代农业建设和发展的根本出路。它是从根本上关系到农业进一步发展,农民富裕的问题。
从当前我国农民增收的形势看,巩固和发展农民增收的好形势,必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从农民收入来看,连续八年实现了"八连快",从农民自身来看,收入增长的幅度在逐年的提高,但是从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来看,虽然我们最近两年有缩小的迹象,但是总体上差距还是比较大的。那么一些地方农民收入的水平还不稳固,特别是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我们不仅需要继续强化提价增收、补贴增收、打工增收,而且更重要的我们还是要通过科技进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土地的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真正的实现增产增收,提质增收,节本增收,我觉得实现了增产增收、提质增收,节本增收才是农民增收根本的动力,才能达到较高稳定的阶段性水平。特别是在农业的投入品价格不断上涨,劳动力的成本普遍提高,农业资源约束增强的情况下,我们必须依靠科技进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我认为这是中央一号文件的题中应有之意。
从现在我国农民收入的构成来看,我们依靠科技进步增收这个潜力是巨大的,我们可以简要的分析一下2011年人均家庭经营第一产业收入2520元,增加了289元,增长12。9%,对全年农村居民增收的贡献率为27%,如果计算家庭经营二三产业,农民家庭经营对全年农村居民增收的贡献率可以达到37%,在这里边当然今年的农业收成好是保持了较快收入增长的一个重要的原因。而收成好归根结底还在于这些年农业科技进步,农业科技进步的贡献率在不断提高。比如2011年农业科技增长贡献率达到了53。5%,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也达到了54。5%,粮食单产增加对总产提高的贡献率达到了85。5%,所以我们随着农业人口的不断减少,现代农业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将永远保持较高的水平,那么要实现这一点,我们必须在依靠科技进步上、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上、建设现代农业上来做文章,这是第一个观点。
第二个观点就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建设现代农业,是推进三化同步发展的着力点和切入点,中央提出了三化同步的重大战略,就是在工业化、城镇化发展中要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着力点和切入点,我认为就在于是不是能够加快转变农业的发展方式。我们分析一下现在城乡发展方面存在的众多问题,大都与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之后三化不同步密切相关,比如由于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之后,农村消费对经济拉动的作用就难以发挥,我们现在强调了经济发展要依靠消费需求,那么消费需求应该重点放在扩大内需上,农村具有消费需求的巨大潜力,这个潜力的释放和发挥也仍然要依靠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建设。那么有一些地方,比如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比较快的地方,造成环境污染加重;还有一些地方的农业农村建设之后,使得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加剧,城乡收入差距较大的局面不能根本扭转;再比如韩俊主任讲到的我们已经转移出去的两亿多劳动力,现在并没有完全真正的融入城市的经济和社会生活;所有这些问题我觉得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是最为重要的还是要推进三化同步,要转变农业的发展方式,解决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和深层次的矛盾。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抓住了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就抓住了建设现代农业的观念,就抓住了推进三化同步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我认为这个问题不仅关系到农业现代化的建设,而且也关系到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全局。
第三个观点就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要着力解决现代农业建设中的突出问题,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我们要抓什么,怎么转变?那么去年我们对现代农业建设和耕地资源保护以及耕地制度的实施情况也开展了执法检查和专题调研,我们在执法检查和调研中感到当前转变农业的发展方式,要着力转变农业的投入方式,大力增加现代农业建设的投入。
我们现代农业建设的投入确实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但是距现代农业的需要差距还是很大,在一些地方还是杯水车薪,要着力转变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方式,加快推进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在一些地方农村的社会事业发展还是滞后的,公共服务和城市相比,和发达地区相比差距仍然很大。
还要着力转变农业资源的利用方式,加强农业资源的保护,特别是耕地和淡水资源的保护,我觉得耕地和淡水这两个资源是我们应用现代农业科技的最基本的载体。现在我认为农业资源的保护,特别是耕地的保护上,还要加大力度,实际上我们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对耕地的需求是很大的,肯定是要占一些地。世界上城镇化规律也证明了这一点,但是怎么样保护好耕地资源,守住十八亿亩红线,仍然面临严峻挑战。
还要着力转变农业公益性服务体系的设置方式,加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我们两亿五千万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出去了,农村的农业生产和其他各项建设现在缺乏青壮年劳动力,这个问题怎么解决?我们不可能让转移出去的农民再回到农村,那么唯一一个办法我觉得就是要加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让他们来承担一些这方面的任务,要着力转变城乡收入分配方式,努力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别。
那么在这几个转变的前提下,当前主要是要解决四个滞后,四个差别。
四个滞后一个是农业现代化建设水平滞后,这与农业肩负的确保农产品供给和农民增收,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任务很不相适应,我注意到今年一号文件,最终还是落在确保农产品供给上,但是现代农业建设之后,财政投入不足,影响进程。第二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与人类面临的任务和抗御风险不相适应。第三是农村事业发展滞后,与改善民生加快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不适应。第四是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滞后,与建设现代农业的要求不相适应,难以发挥公益性的主导作用。
我始终认为在一些地方,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的建设包括设备、设施人员和队伍并没有得到完全的落实。不少地方农业科技人员还在流失,现在这个问题解决了吗?我认为在一些地方没有解决,甚至在一些地方还有加剧的现象。所以应该进一步强化科技服务体系的公益性地位,健全体系,加强机构建设,改善工作条件,保持队伍稳定,特别是一些地方实行的政府主导,以乡建站,公益服务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应该得到认可,我认为这个做法效果是比较好的,得到了基层干部和农民的欢迎。
四个差别是什么呢?
一个是公共农产品价格剪刀差,这个差别还是很大的。那么从农产品的价格来看,我们虽然是讲按照市场定价,但是基本还是政策调控价,农产品价格长期偏低,甚至发生剧烈的波动,出现去年的蔬菜问题,今年山东的蔬菜问题,郑州郊区的萝卜问题,内蒙古的土豆问题,价格大幅下降。内蒙古的土豆价格波动的是相当大,后来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这说明公共农产品价格存在着明显的差别不合理的地方。
第二是农民工的工资差,农民工的福利待遇明显低于城镇居民的工资水平。
第三是征用农民土地价格差,从土地征用价格来看,土地征用的补偿,包括安置补助费,土地补偿费明显偏低,这个差也是很大的。
第四是金融存贷的逆差,54%的农村资金还是流向城市。
这些差别影响农民的收入和合法权益,而且还扩大城乡收入差距和发展差距,我认为应该通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特别是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来加以解决,我今天主要是结合让农民富裕起来这个主题讲这几个观点,谢谢各位。
主持人:谢谢尹主任给我们带来的精彩的解读,关于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实现农民的增产增收还有哪些新的观点,接下来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将会为各位带来,让我们掌声有请陈部长。
陈晓华(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副部长):
大家下午好,很高兴来参加这次研讨会,这也是我第四次参加这个研讨会,这些年农民日报一直和有关媒体结合贯彻中央一号文件,围绕农民增收开展讨论,我觉得很有意义。农民富裕起来最根本的还是要增加收入,要增加农民收入,我想刚才尹主任和韩主任也都进行了深刻的阐述。既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动现代农业建设,同时要深化改革,加快统筹城乡的步伐,今天我主要想就如何在推动农业科技进步中,更好发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作用谈一些看法和认识。
应该说这些年农业产业化发展很快,已经成为农业生产经营重要的主体。在去年底,全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已经10万家,年销售收入突破了5万亿元,现在年销售收入超过30亿元的已经有100多家,超过50亿元的有62家,超过100亿元的已经达到24家,我们最大的龙头企业年销售收入已经突破了500亿。而且龙头企业的农业科技人员数量也在不断的增加。现在省级以上龙头企业农业科技人员已经达到了38。5万人,相当于现在全国农业科研人员总量的36。8%,也就是说现在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依靠研发针对性强,机制灵活,成果转换率高的优势,将产学研、农科教集于一体,已经成为农业科技创新重要的一个载体、农业科技推广的一个重要的平台、开展农民培训的重要者、已经在整个农业科技进步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我想龙头企业在农业科技进步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加大科技研发的力度,增强了农业科技创新的能力,那么从统计来看,仅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十一五"投入科研的经费已经达到了772亿元,年均增长18。7%。同时现在90%以上的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已经建立了产品的研发中心,60%的企业科技成果获得了省级以上的成果奖,并且不断的开展自主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特别是新品种的引进,在很多方面填补了我们国家的空白,很多新的设备、工艺的引进,使我们国家的食品加工业、农产品加工业装备农机水平已经达到了国际水平,这是一个方面。
第二个方面,就是加快科技应用和推广,提高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水平,不少龙头企业通过建设高标准的生产基地,示范带动良种良法的推广,从统计来看,2010年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投入381亿元,建设了标准化的种植基地,其中自己建设的高标准种植基地就达到4700万亩,示范带动周边的农民。而且不少企业注重新工艺、新设备的应用,提高了我们国家农产品加工业的技术装备水平;通过开展技术指导,提高了为农民专业化服务的水平,这种例子很多,这是第二个方面。
第三个方面,就是加强企业科技人才的培养,强化现代农业建设的智力支持,不少企业注重培养科技人才,注重培养农技推广的人员,现在省级以上龙头企业中聘请的农技推广人员已经达到21。5万,相当于我们国家推广队伍的27。7%,这越来越成为农业科技战线一个很有生命力的生力军,并且注重培养农业生产和科技带头人,主要是些专业大户。"十一五"期间龙头企业培养农民的资金累计达到260亿元,年均培训1300多万人,我们要充分意识到企业在农业科技创新中的作用,充分知道企业在推动农业科技进步中的作用。
应该说现在龙头企业在科技进步中面临了很多新的机遇,特别是中央一号文件下发以后,对企业的要求,对企业的责任和义务规定的很明白,现在国家科教兴国,科教兴农战略的深入实施,支持农业科技发展的政策体系基本建立,这为企业科技进步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同时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的广泛应用,农业科技步伐的不断加快,也为企业提供了重要的条件。
当然我们要看到,龙头企业在科技进步过程中,也面临很多繁重的任务,现在要求龙头企业加快科技创新,不断提高资源利用率;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也要求龙头企业加快科技创新,来不断增强核心的竞争力;现在消费结构的快速升级,也要求龙头企业加快科技创新,不断的满足多元化的市场需求,所以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要抓住这个机遇,加快科技进步。我想主要从四个方面努力。
第一,就是要牢固树立科技兴企的理念,过去主要通过依靠资金,特别是资源的消耗,要真正转到依靠科技兴企上面。我们现在的龙头企业设备是一流的,但是我们的技术还有很大的差别,我们的技术推广的网络也很不健全,和国家的技术推广队伍的结合也不够紧密,这个问题要很好的研究解决。
第二,就是要建立科技投入的增长机制。尽管现在龙头企业已经意识到科技的重要性,但是在投入上比例还比较低,从我们调查的情况来看,现在一半以上的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的研发投入达不到销售收入的1%,国外一般来讲是3%,我们的差距还很大,所以要通过政策来引导企业不断的增加研发的投入。
第三,就是要建立科技人才的培养机制。这些年企业在吸纳人才方面有了一些新的政策,但是总体上看,研发和技术推广的人员的数量还不够多,我们现在的企业和国际跨国的食品和农产品加工企业来看,在技术含量,人才档次上,都有很大差距,自主知识产权,特别是品种方面的差距很大,所以要加快建立人才的培养机制。从我们现在对8300多家省级以上龙头企业的调查来看,龙头企业科技人员中拥有本科以上学历的还不到1/3,高级职称的仅占6%,中级职称的只有19。9%,我们讲我们要建立创新型国家,创新国家的根本问题还是要科技创新,如果说没有人才,就是一句空话,所以在这个方面,要制定政策,采取措施来加快人才的培养,这是第三。
第四,就是要建立创新激励机制,特别是要完善薪酬的激励机制、选拔任用的激励机制、考核评级的激励机制,真正形成尊重劳动、尊重人才,崇尚创新的优良环境,我想如果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抓住贯彻中央一号文件这个机遇,在不太长的将来就会把我们的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真正发挥好龙头企业和农业产业化带领增收的能力和作用。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