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高盛前雇员格雷格·史密斯(Greg Smith)在《纽约时报》刊登离职公开信《我为什么离开高盛》,指责高盛“有毒”,道德沦丧,把客户当“白痴”和“提线木偶”。
一石激起千层浪,这封信一经刊登,高盛股价就下跌了3.35%,市值瞬间蒸发21.5亿美元。这家全世界最令人瞩目的超级投行以往遇到的麻烦并不少。不同的是,这一次是后院起火。
来自雇员的指责,杀伤力巨大。
声誉之战
Jake Siewert堪称史上最倒霉的公关,3月13日高盛刚正式宣布任命其为企业传播全球主管及董事总经理,第二天他的活就来了。这次还是个大麻烦。
3月13日Jake Siewert上任时,《纽约时报》曾评论,这对近年来负面缠身的高盛来说,是一件好事。根据被公开的高盛内部邮件显示,Jake毕业于耶鲁大学,从业经验丰富,曾担任克林顿政府的新闻发言人处理其丑闻,他的上一份工作是在财政部担任盖特纳的助手。
华盛顿一位教授这样评论他:“他非常适合这份工作,他低调,学识和实战经验丰富。在白宫这样的地方,需要处理各种难题,这和高盛很像。”
但是,“扭转舆论简直比登天还难”,一位长期关注投行的资深记者认为,“金融危机之后,高盛对媒体来说就是源源不断的素材。现在媒体都盯着它,稍微出点事都会闹得满城风雨。”
一改习惯性沉默,此次高盛CEO劳尔德·贝兰克梵(Lloyd Blankfein)反应迅速,当天即发布公开信回应,在信中,贝兰克梵称非常失望,他认为史密斯对高盛的个人观点在媒体中被迅速放大。贝兰克梵写道,根据最近的客户调查,89%的客户认为高盛的员工为他们提供了优秀的服务。高盛前董事总经理迈克(化名)接受《新财经》采访说:“其实史密斯只是VP(副总裁),并非高管,算是中层。”据了解,在高盛,副总裁级别的员工接近1.2万人,贝兰克梵称在这一阶层,客户对他们的满意度更高。
贝兰克梵认为:“以公司的规模来考虑,出现个别心怀不满的雇员并不令人吃惊,但这不应该代表高盛集团其他3万多雇员的想法。”据外媒报道,贝兰克梵和高盛高层就此事花费大量时间与股东及客户讨论,并且在内部与史密斯在英国的领导及同事谈话,希望了解“真实情况”。
3月16日,另一家超级投行摩根士丹利力挺高盛,其首席执行官戈尔曼(James Gorman)告知员工不要“落井下石”,不要传播此事并发表评论。
“大家骂得都很解气,但是华尔街哪家投行不是这么干的。”一位投行人士如此对记者表述他对此事的看法,“为什么那么多人愿意和高盛做生意,并不一定是喜欢高盛,这很说明问题。事实上,高盛在业务能力上是非常受人尊敬的公司。”
根据去年5月彭博新闻社对交易员、投资者和分析师的一份调查显示,该报告回应的受访者中54%都对高盛印象不佳。彭博社的调查也显示,78%的人相信,虽然高盛有欺骗客户和误导国会等说法,但高盛业务不会受到实质性冲击。这显然说明,高盛的潜在客户明白、并且愿意承担与高盛打交道的风险。
持续不断的麻烦
这不是高盛第一次遇到麻烦,自从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高盛便早已从一家荣耀无限的投资银行沦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今年2月,高盛董事总经理David Loeb因内幕交易受到美国联邦当局调查,其技术分析师Henry King也在接受调查,这是当局针对科技股和高盛的对冲基金客户内幕交易展开调查的一部分。
这种新闻对负面缠身的高盛来说一点也不奇怪。
过去几年,高盛不断遭遇各种麻烦。其中,对其打击最大的一次莫过于SEC(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对高盛欺诈案作出的惩罚。2010年4月16日,SEC向法院起诉高盛在涉及次级抵押贷款业务金融产品问题上涉嫌欺诈投资者,新闻爆出的当天,高盛市值即蒸发120亿美元。直到当年7月中旬,欺诈案才有了结果,高盛拿出5.5亿美金缴纳罚款,SEC则不再追究高盛的责任。但此时,高盛几乎已经身败名裂。
金融危机爆发之初,高盛还只是众多受到谴责的投行之一,2008年9月,当时高盛宣布从投资银行转型为普通银行控股公司,以获得政府100亿美元的援助。
迈克对记者表示,为什么高盛变成了人民公敌,不过是因为高盛赌对了。他说:“当时高盛是市场上唯一一家认为美国房地产市场即将崩盘的投行,它看到了,做了对冲。雷曼和高盛对这些资产的估值存在非常大的账面差,雷曼判断错误觉得值钱,最后倒了。”
让高盛从众多金融机构中“脱颖而出”的是巨额奖金事件,这家投行在一边领取政府巨额救助金,一边却向其3.17万名员工支付了高达230亿美元的奖金,迈克认为,高盛不过是公关处理不慎而成为靶子而已。
他说:“2008年那么惨的时候,高盛是唯一赚钱的投行,赚了21亿美元,2009年赚得更多。欠政府的钱很快就还上了。问题是,大厦将倒,高盛怎么可能独善其身?”
然而,巨额奖金事件立刻触怒了公众,而这只是丑闻的刚刚开始。
在奖金门事件被炒得沸沸扬扬之际,2009年,高盛又卷入了希腊债务危机。起因是多年前希腊为加入欧元区寻求高盛帮助以降低其财政赤字。随后希腊与高盛签订了一系列将外债兑换成欧元的对赌协议。丑闻爆发后,高盛被指责为希腊债务危机的幕后黑手,甚至一度有说法“希腊不要命,高盛不要脸”。
在不断爆发的丑闻面前,一向傲慢的高盛终于不得不考虑如何挽回公众形象。此前,高盛曾公开就金融危机道歉,并联手巴菲特成立一家5亿美元的基金向小企业提供援助,然而,公众似乎已经不再相信高盛,并带着“怀疑论”的眼光看待高盛的一切动作。
文化毒药足以毁灭高盛吗
曾经客户是上帝,而今,高盛屡遭质疑的是赚钱第一,而置客户利益于不顾。
史密斯在公开信中这样描述过去的高盛:“过去高盛的文化一直围绕着团队协作、正直、谦逊,以及永远为客户的利益考虑,过去高盛的文化不仅仅围绕赚钱,因为这一点不足以使一个公司在这么长的时期里屹立不倒。”
史密斯写道:“而现在,如果你能为高盛赚到足够的钱,你就能够得到升职,更具影响力。”
20世纪70年代末,高盛明文规定下来的14条业务原则中,最重要的一条便是:“客户利益永远至上”,然而,一再爆发“丑闻”的高盛却在用事实证明,赚钱与否远比客户利益重要。
迈克回忆:“高盛文化的变化始于保尔森下台,贝兰克梵上台。此前高盛完全是一家投资银行,以顾问业务为主。而贝兰克梵则代表了一帮交易员。”
查看贝兰克梵的简历可以看到,1994年,贝兰克梵被任命为高盛大宗商品部门联席主管,并于1997年被调往伦敦,出任固定收益部门联席主管。2006年6月成为新任CEO兼董事长,前任保尔森则被美国总统布什任命为财政部长。
对于交易员来说,最早根本不需要和客户接触,他们只需要坐在电脑屏幕前,根据信息分析,买入卖出。此后,高盛业务的增长全部来自自营交易。
“到了2009年,当时高盛的顾问业务已经不到总额的20%。可以说高盛不再是一家纯粹的投行,它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对冲基金。我们当时很多合伙人都在感叹文化的转变,不光是高盛,所有大投行最大的问题,就是利益冲突的问题。”
迈克补充道:“格林斯潘这帮自由经济派认为市场可以解决问题,但是有时候市场的解决方式老百姓承受不了。另外,他们还认为随着计算机的兴起,不可能再给客户带来20世纪30年代那样的危机,各种计算机模型能够把风险降到很低,但关键是,电脑还是被人掌握的,有贪婪就容易出问题。”
迈克离开高盛的一个原因也和文化有关,“当时来了一批新的MD(董事总经理),大都是交易员出身顾问业务上都拔得头筹。
3月23日,高盛回复《新财经》:危机促使高盛反省和改革,这段时期十分艰难。据高盛介绍,2010年5月,高盛成立了标准业务委员会,2011年1月委员会发布了一份关于客户服务和处理利益冲突等建议的报告,重申了“客户利益永远至上”的首要业务原则。
高盛的文化或许正在悄然回归,据一位外资投行人士透露,最近大半年高盛走了不少交易员出身的高管,相信高盛亦在反省史密斯信中所提的“有毒文化”。
。公司让我也去做衍生品交易,我认为这不是我想做的。”
事实上,高盛声誉方面的污点似乎并没有给业务造成负面影响,2011年,高盛在全球并购和股票IPO “估计贝兰克梵今年要下台。”上述投行人士如此猜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