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全国,虽然占全国市场20%的沿海城市经济发达、消费能力强,但终究容量有限,而且竞争激烈,相比而言,占全国市场80%的内陆地区由于经济发展相对较晚,市场开拓仍处于起步阶段,尤其是县乡级的三四级市场,基本上是品牌真空区,这些市场将会成为AOC未来销量进一步成长的重要动力。这一预见性的做法,比2009年中国推行的“家电下乡”还早了一年多。
相比较其他品牌显示器,AOC在渠道方面采取了不压货和精细化管理两种方式,进一步延展渠道触角。
一般来说,中国的渠道商面对国际品牌商,是非常弱势的一方,这就造成渠道商在面对品牌厂商很多看似合理、实则蛮横的要求时,非常无奈,压货则是最明显的标志。所谓压货,就是指品牌厂商为追求出货量而强制各级代理商进货,导致每级代理商的库存都处于饱和状态,当产品好卖时,代理商库存能很快消化,则不会产生很大的矛盾。众所周知,IT产品的更新速度几乎是最快的,当价格变动频繁、渠道商承受的库存跌价压力超过自身能力时,压货产生的矛盾将会集中爆发。这不仅对渠道商本身产生伤害,更对于品牌厂商的渠道体系健康产生巨大影响。
AOC则彻底改变了这种令人深恶痛绝的模式,它们做出了一个区别于业界常规做法的激进决定——针对代理商给出价保措施,存货一旦超过一星期,如果显示器价格下跌,则代理商的亏损将和AOC共同承担。
如此大胆的做法是非常冒险的,AOC敢如此做的基础则是其精细化的管理和服务。比如AOC和代理商再也不是简单的发货、付款这种简单的关系,由于两者之间紧密的利益捆绑,AOC会对代理商所在区域、库存、产品型号等各种数据进行有效的分析,指导代理商的销售行为。而这些数据进一步反馈给AOC,AOC则可以快速的得到终端市场的情况。一般而言,AOC要比竞争对手早一个月甚至两个月预判市场形势和市场容量。
此外,AOC舍弃传统渠道模式,独树一帜,创建了以一级经销商为龙头培育下级市场的分销平台模式,并分别配备AOC各地大区予以协作,这样既能保证市场秩序的稳定,又能尽快开发市场,使产品尽快达到终端。当某地区业绩不理想时,AOC也会采取增加代理商的手段来保持市场份额。这不是简单的加法,在众多代理商之间,固然存在一部分的产品重叠,AOC则采取不同的产品组合,分配给不同的代理商来解决渠道间的矛盾,保证每个渠道商自身的利益。
截至2010年,AOC拥有全国一级代理商数量超过40家,签约销售网点数超过5000家。而这些政策之所以能够快速实施,则源自于AOC前几年实施的扁平化管理,消除了很多的中间环节。“将现有的市场做深、做细、做精,是AOC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段振华表示,“与代理商共赢是AOC成功的法宝。”
不仅是管理
面对2008年金融危机时整个行业的收缩防守,AOC敢于进攻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产品无可比拟的性价比。尤其是在经济危机发生时,消费者会更加注重这一点,无形之中也将AOC的优势放大。
正如一枚硬币具有正反面,AOC的核心竞争力也被很多人批判为“最善于打价格战”的显示器。先看看艾德蒙的业绩吧,2008年销售542万台,增长43%,2009年销售812万台,增长50%,2010年销售882万台,增长9%。
显然,经过价格“血拼”的AOC,在销量上获得了足够的成长,众所周知,IT产品在利润趋薄的情况下,销量对于IT产品来说则显得至关重要。
AOC不仅仅加强渠道和仓储的管理而是用整个产业链体系的眼光来经营。“把握节奏、结构、速度三要素,三者之间有机的结合来指导整合产业链体系的运转。”段振华表示,“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事实上,这也正是中国制造业之痛。很多企业非常乐于计算在人工成本、机械效率等凭借管理手段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殊不知,如果从采购、加工制造、甚至库存等整个产业链体系来经营,而绝不是仅仅是管理来降低成本,将会对企业的业绩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具体来说,所谓节奏,其实就是把握面板价格的变化和市场需求的变化,改变过去被动受上游面板价格的影响而是主动选择时机出手。作为占据显示器成本80%的部件,只要掌握面板的赔与赚,基本可以掌握下游产品的赔与赚。尤其是在面板价格持续上扬的时期,适度的库存会成为“用赔钱的价格赚钱”的关键——当竞争对手都在用当月的面板价格杀得头破血流的时候,AOC品牌可能还在用原来购买时的面板价格核算成本,而面板价格3-5美元的差距,就很可能成为决定盈亏的关键。当然,这个节奏还需要代理商要保持和总部一个步调,价格该怎么调整完全听从于总部,就像行军时要保持一个步调是一样的道理。
至于结构,就是在产品销售时,利用不同的产品组合来给予竞争对手打击,扩大高利润的份额,从而实现战略性的盈利,比如产品的尺寸不同、产品的用途不同等,进行组合式给予竞争对手打击。
最后是速度,这是IT产品特性所决定,一定要缩短从决策到执行等环节所需要的时间。当然,这是在调整好结构、把握好节奏、建立了强大的渠道体系等基础上,用速度去冲击竞争对手,加快整个产业链比如资金、库存等流转速度,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其中最典型的案例便是AOC那场著名的“18.5英寸狙击战”。当时AOC主推的19英寸正是市场主流,然而BENQ依托上游面板优势,力推18.5英寸和21.5英寸两种新规格,并囤积了大量库存准备掀起一场价格战,上下夹击19英寸,推动18.5英寸取而代之成为市场主流。为了避免某品牌超低价的18.5英寸对自己大量的19英寸库存造成冲击,AOC用了一条“四两拨千斤”的计谋:以低于BENQ的价格推出少量18.5英寸产品,靠价格优势将对方的库存彻底“封杀”,同时加大力度促销看起来比18.5英寸大一些的19英寸,以19英寸的获利弥补赔本销售的少量18.5英寸的损失。从战术层面来看,AOC用18.5英寸的少量亏损换来了19英寸的高额利润;更重要的是在战略层面,AOC成功地维护了19英寸的市场主流地位,延缓了18.5英寸推广的节奏,及时消化了19英寸的大量库存,不仅避免了自己高额的跌价损失,还让竞争对手蒙受重创。这场“18.5英寸狙击战”将AOC在节奏、结构、速度三者结合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
凭借完善渠道建设和紧抓企业的经营体系“两手抓”的策略,AOC品牌显示器在2010年销量达到578万台,占市场份额21%,2011年销量642万台,占市场份额22%,已经超越了三星已经成为中国第一。
在对手防守时,敢于进攻是勇气,善于进攻则是智慧。AOC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目标的胜利,无论是渠道还是产品,AOC已经“沉下来”了,虽然在销量上已经超过三星,但在品牌形象和产品附加值上与三星仍有一定的差距。如何使AOC品牌“浮上来”,则还需要一个更艰苦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