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中国研发中心(CTC),是国内最大的独立外资研发机构之一,也是国内极少数具有基础科学研究能力的企业研发中心。
近日,在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CTC总裁陈向力博士对《经理人》分享了GE多年来在创新方面的感悟与收获,解读CTC在跟本土接壤过程有何创新之举,如何反哺GE的全球战略?
据陈向力介绍,CTC在创建和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三大创新原则:无边界合作原则、研发以市场驱动为原则、反向创新原则。
无边界合作
上世纪80年代,杰克·韦尔奇在执政GE的顶峰时期大力推行“无边界组织”(Boundaryless Organization),号召GE的30大类别生产部门走出自己产业的樊篱,大胆地与其它组织合作。
GE中国研发中心因地制宜充分贯彻了这一原则,由于研发中心内部分为各个独立的研发团队,往往负责照明领域的研发人员并不了解负责能源的研发人员在做什么;同时,研究技术的往往对市场和客户的需求不甚明了。于是,在GE中国研发中心,会定期举行各个部门的交流会议,并形成了一套“从摇篮至坟墓”的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的准则,研发做到从客户需求中来,满足客户需求而去。
市场驱动
市场驱动是GE研发中的一个重要原则,不同于举全GE之力造就的GE印度研发中心,草根的出身使得CTC并没有世界500强企业惯有的俯视视角,并成就了其聆听市场需求的基因。在全球研究学习苹果模式,乔布斯的“我来引领世界,告诉世界需要什么”被顶礼膜拜之时,GE至今坚持其创始人爱迪生留下的“首先去了解这个世界需要什么,然后再去发明它”的家法。
新产品开发中,CTC内部有六道程序,首先分析是否具有一定的客户需求,完成研发后市场能销售多少,对手增长多少都有详细分析等。此外,了解市场情况、趋势,分析未来三年的竞争对手动向。目前,GE在中国的主要业务集中于医疗、可再生能源、风能和水处理,这些也都是跟中国政府强化可持续发展政策所契合,适应中国市场需求。
反向创新
最后,提及GE就不得不说其首倡的“反向创新”,2009年GE的CEO伊梅尔特与其他几位专家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文章《反向创新:通用电气的自我颠覆》引起业界巨大反响,被认为是继“全球本土化”之后,跨国企业经营最成功的创新模式。
一个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反向创新案例就是,GE此前在中国销售的超声波设备都是直接引自美国,功能虽完善,但由于10万美元以上的高昂价格,仅三甲医院才有能力引进。CTC根据市场需求,定制开发出售价仅1.5万美元的简化版,受到市场热烈欢迎。而最让GE感到意外的是,由于其体积小、便携等特点,这款性能简化的产品在欧美市场需求也飞速增长,成为GE超声波业务的新增长引擎。
GE将这种新兴市场上成功研发出的产品反哺发达国家的做法称为“反向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