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让招商银行(600036.SH;03968.HK)行长马蔚华介意的一件事是,有人在招行不知情的情况下就写了本他的个人传记。作者疑似假名,全书内容大多来自公开报道,立场无敌意,事实方面虽有小偏差却无大害,但马蔚华担心外界误会自己掏钱做软宣传。他最近跟李嘉诚聊天时也提及此事,李超人答,咳,也有很多我不知道的人给我写书。
马渴望招行得到外界的关注跟认同,但又时刻担心自己是否太高调,这种纠结不是没有缘由。1999年之前,他是在政府体制里浸淫将近20年的官员;1999年之后,他是中国最新锐与进取的股份制商业银行行长。政府与市场,两套逻辑、两种气质同时留存在他身上,虽说有可能此消彼长,但前者之印记与现实影响从未真正消失。
但已近耳顺之年的马蔚华势必最终将作为银行家而不是官员被后来人记住。在他执掌招行的10年里,借助一卡通、信用卡、一网通、金葵花理财账户等招牌业务,昔日偏安于深圳蛇口的1000亿元资产小银行占尽中高端零售市场先机,变成1.6万亿元规模的中型银行,在亚洲134家银行排名中上升到第13位,多次在国内外各种有关零售银行的评比中斩获“最佳”称号。(“五年,我们中国零售银行历史才几年呀?也就六七年吧。”马蔚华说,眉头间有一丝得意,又迅速收住了。)
可有那么一些不妙的是,招行在市场上的创新性与光鲜度好像在减弱。
安邦集团首席分析师陈功说,浦东发展银行跟招行是很好的比较对象,长期以来,银行里开放最早的浦发行的表现并不能令投资者满意,但是浦发行在2008、2009年有很大的起色(浦发的净利润增幅是在已公布2008年报的上市银行当中最高的),相反招行的表现却“有一些沉重感”。他说,之前招行做个人金融服务的优势正在被其它银行关注和追赶上来。“比如你现在去招行看看,VIP、大户室在环境上已显不出什么优越性来了。”
在招行身后,大大小小的商业银行正沿着招行率先开拓的零售之路,向创新者迅速逼近:中高端客户的分级优质服务、庞大的理财产品数据库、便捷的网上银行、对信用卡市场的疯狂撒网。
马蔚华承认,“我们当年搞网上银行,别人可能追两年三年,现在一个产品别人最快可能一个月就追上来了。而且前面的开发者是很费劲的:后来者可以踩你的肩膀就上来了。”
被尾随者模仿、赶超,是拓荒者必然的风险,更何况,招行的对手除了中小银行,还有实力雄厚的大银行。来看看这个稍显悲壮的比例,就能知道招行现在在零售领域里取得的领先地位殊为不易。这家“中国最佳零售银行”,在全国的分支机构不足700家,而中国银行在国内的网点超过1万家,建设银行超过1.3万家,工商银行超过1.6万家;而招行去年销售的理财产品总金额达到5000亿元,仅次于工行排在国内第二。
大环境也不好。去年下半年的全球金融市场暴跌,也让招行收购香港永隆银行时出价过高而遭遇了十年来第一次根本性质疑。
问题还不仅仅出现在外部。当招行晋身成为中国第六大商业银行之后,如何防范大企业病、如何将招行对规模增长与新业务开拓的依赖转化为可持续、内生发展之道,成为摆在马蔚华案头的问题。招行不但得“新”,还要又“稳”又“新”。
关于马年届退休之龄的真假传闻在银行界内口耳相传。
马蔚华退不了休,(招行)非他不可,谈及招行,陈功说,“招行面临跨越一个大台阶的问题。这个大台阶可能马行长需要倾注自己所有的余热,能不能跨上去,还不知道。”
Chas Edwards警告说尽管小型目标非常有效,但是将定位瞄准更广泛的受众来保...
Brightidea.com的创始人和CEO Matt Greeley揭示了在工作环境中实施Web 2.0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