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页 > 财经 > 专题

BNET Feature Package

The Great American Business Model

中央政府帮助香港安全度过97-98东南亚金融危机

标签:贸易条件理论 来源:Bnet商业英才网 作者:夏县明

中国大陆的改革开放政策对香港的经济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香港在1997年回归祖国后,在祖国强大的支持下,战胜了1997-1998东南亚金融危机和2003年的SARS。之后,大陆和香港签署了《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及其补充协议,对大陆和香港的经贸合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与此同时,香港的恒生指数也一路飙升……

东南亚金融危机中的香港现状

1997年1月份,以乔治•索罗斯为首的国际投机商开始对觊觎已久的东南亚金融市场发动攻击,开始抛售泰铢,买进美元。泰铢直线下跌。其目的很明确:搅乱东南亚金融市场,以图混水摸鱼,狠捞一笔。而东南亚一些国家房地产、外汇储备、金融市场管理的混乱与失控,给投机者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会。索罗斯的如意算盘是:先从最不堪一击的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入手,进而搅乱亚洲"四小龙"新加坡、韩国、中国台湾,最后攻占香港,以图造成他们无坚不摧的印象,击溃市场信心,引发"群羊"心理。索罗斯认为,只要击垮一个国家的金融市场,其它国家就不可避免一个接着一个倒下,这就是所谓的"多米诺骨牌"效应。

1997年的金秋10月,一轮"大熊市"席卷整个香港股市。1997年10月20日,香港股市开始下跌。1997年10月21日,香港恒生指数下跌765.33点,1997年10月22日则继续了这一势头,下跌了1200点。1997年10月23日,对于港元前景的担忧使香港银行同业拆借利率节节上扬,1997年10月21日仅为7%左右的隔夜拆息一度暴涨300倍。在这种市场气氛下,港股更连续第四次受挫,下跌达10.41%。

当时,香港特区财政司司长曾荫权当天表示,香港基本经济因素良好,股市下跌主要是受到外围因素暂时投机影响,投资者不必恐慌。也许是因为特区政府强有力的干预措施,也许是因为特区政府和金融管理人士的信心感染了投资者,1997年10月24日,在连续4个交易日大幅下跌后,香港股市在这天强力反弹,恒生指数上升718点,升幅达6.89%,1997年10月27日,曾荫权再次重申,香港现行的联系汇率制度不会改变,在这次活动中受损失的只会是投机者。
 
此时,全球各地股市形成恶性循环式的普遍狂跌,1997年10月27日,纽约道•琼斯指数狂跌近554.26点,是有史以来跌幅最惨的一天,因而导致中途自动停盘一个小时。东京股市开盘后即狂跌800多点。1997年10月28日香港恒生指数狂泻1400多点,跌幅达13.7%,全日最低达8775.88点,以9059.89点收市,下跌点数创历史之最,在这种状况之下,香港股市的震荡已并不仅仅局限于自身因素了。

全球经济危机下,内地和香港的经贸关系如何互赢

   
港币保卫战
   
对索罗斯所引起的这场"看不见的战争",香港金融管理当局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他们的措施,一是动用庞大的外汇储备吸纳港元,二是调高利息并抽紧银根。一番对攻之后,港股在连续下跌中止住脚步并开始强劲飙升,主要是有中资及外地资金入市,24家蓝筹、红筹上市公司从市场回购股份,推动大市上扬。中国电信重上招股价以上水平,也产生一定刺激作用,令红筹、国企喘定并作反弹。加上祖国大陆减息亦成大市上扬的题材,这些因素令恒指急速反弹。在股市强劲反弹之下,港元汇价恢复稳定。至此,这场惊心动魄的港币保卫战告一段落。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大加赞扬财政司司长曾荫权及其同僚把这次危机处理得"实在值得赞赏"。这场较量虽说以香港金管局的艰难取胜而告终,但它所带给人们的震撼却并不仅仅局限于这场危机本身,它迫使更多的人去思考。
   
1998年的香港政府在中国中央政府的支持下,以1000亿港元平准基金成功挽回股市汇市大跌之狂澜,最终1000亿港元不仅挽救了香港股市,而且赚取了1000亿港元的利润,这个成功案例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中央政府强有力支持的结果。

浏览(|评论(条)当前得分:收藏|推荐
我要评论

评论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