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世博会 来源:BNET商业英才网 作者:夏县明
BNET China专访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陈泽炎秘书长
BNET: 请您简单介绍一下国外发达国家的会展经济和会展管理现状。
陈泽炎:会展经济这个词是在中国的特有称谓,似乎英文中并没有直接对应的单词。一般国外只称为Event (活动)。可以说,中国现在把会展提升到一个产业的高度,相比较而言理解可能更深刻一些。
但是从会议、展览的管理水平和经营模式来看,欧美国家应该是更加发达和成熟。作为城市的一种商业推广宣传的营销手段,会展业很重要。
国外会展发达国家的状况有几种不同的类别:一种是政府和企业很好结合的,比如德国。德国联邦政府就设有负责会展的部门和组织。他们的贸易展览委员会(Auma)以及专门给展览会进行数据审计的组织(FKM)工作得很好。另一种就是完全市场化的管理,美国就属于这种类型,美国政府对展览活动不直接参与,但可以对一些好的展览会进行推荐,或者对于在美国举办的好的展览会,协助邀请外方参加,提供签证便利。而新加坡则专门成立了会议展览旅游局这样的政府机构来促进。
总的来看,在会展业发达的国家里,办展环境都是非常好的。他们已经进入一个很有序的轨道;有相应的会展管理规章制度和成熟的展会项目;能够形成一批有影响力的品牌;对展览会的一系列服务也都是很完善的。
BNET: 请您评价一下国内会展经济和会展管理的现状。
陈泽炎:中国的会展经济近年来发展很快,受到大家的关注度也很高。不过我们的办展环境还在逐步建设的过程中。目前我国商务类展览会虽然总体上是由商务部在管,但实际上中国贸促会、科技部、文化部也分别在管贸促系统的、科技类别的和文化产业的展览会。而且全国会展业的协会还一直没成立起来。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国家在如何更好地发挥政府和市场的双重作用方面,还有很多路要走。
目前展览会在全国的数量比较多。截止到2008年,我们粗略估算的数字大致有五千个。但是这么多展览会中,能在世界上有影响力的展览会或者说品牌展览会却不太多。而德国的展览会数量虽然不太多,但是大多数展览会是国际性的,专业性很强的项目。
再比如说中国的展览馆建设。现在许多城市在建展览馆,并且很多是政府投资,或者政府给土地资源,让企业去投资。在这方面尚缺乏统一的规划和管理。
为此,我国管理展览和办展环境都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善。目前,全国统一的有关展会的规章制度以及相关的立法,还没提到日程上。因为与国外相比,我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在不断地成熟发展过程中。整个经济秩序,法制建设要在逐步有序状态以后,我们的会展业才能在全国大的经济背景下更好地发展。这与整个国家的经济体制改革以及政治体制改革的状况是基本上一致的。
BNET: 您认为中国的会展经济应该具有哪些特点?
陈泽炎:可以认为中国的会展经济有这么几方面特点:
第一,发展速度快。这是和我国国民经济,特别是实体经济在近年来能够保持很高发展速度相吻合的。特别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世界经济在下降,而中国能够保持7.1%的速度增长,在世界上是一个亮点。
按照国际会展业协会(UFI)的说法,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世界的会展业将下降20%左右。但是,中国的会展业受的影响相对较小一些。从全国展览业来看,由于世界市场的影响,加上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我们出口型的展览会确实受到了影响。比如,以出口为主的广交会,连续两届出现参展商和成交额“双下降”的局面。其他的一些出口型展览会,比如华东出口交易会也是下降了26%。但为拉动内需,我国政府投资了几万亿进行国内的基础建设,所以我国进口型的展览会出现很大的机遇。比如我们的工程机械展览会,机床展览会,国内外的参展商都非常踊跃,未看出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其他像汽车展,不但在上海和北京很成功,在其他七、八十个城市也办得很好。另外像食品、服装、旅游、教育等等跟民众关系很密切的展览会业都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大的发展。而且国务院也提出要发展节假日和会展的消费。所以在这种拉动内需的情况下,中国的会展经济,面临一个很好的发展机遇,这是我们的特点,经济成长性好。
第二,中国的会展市场是充分开放的。现在,国际上大的会展企业纷纷进驻中国,在中国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的会展业明显地和国际合作增多了。国外大的会展公司,譬如德国、意大利,英国、美国,新加坡,韩国,日本等很多会展公司都到中国设立分公司,还合资建设场馆。有些会展公司在中国收购一些好的展览项目或展览企业。也有由他们来进行经营管理,以增强国际化的展览会。可以说,中国的会展经济体现了充分开放的特点,在这个领域里我们没有任何的限制性。
第三个特色是和我们经济转型密切相关的。我们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会有一些展览会带有转型的痕迹。典型的就是我们在计划经济时有很多订货会,现在都演变成了专业性的展览会,并在全国巡回展览。比如说医药类别的展览会、糖酒展览会等。
第四就是地方政府非常关注展览活动。为拉动地方经济,地方政府会把展览建成招商引资,宣传城市形象,带动地方消费,扩大经济合作的重要场合。所以现在全国很多城市,几乎所有的省会城市都有大量的展览会。它们有的是政府主办的,有的是政府支持的,我们统称为政府主导型展览会。例如最早的广交会,现在还是属于商务部。
第五,中国的会展教育在世界上是领先的。虽然中国目前的市场环境不如国外,但是对中国的会展教育和会展人力资源的培养还是比较重视的。目前,全国有二百多所院校设立了会展专业,或者会展方向,包括从大专到研究生的不同教育层次。中国大概一年有一万个会展专业毕业生,虽然不能全到会展行业就业,但至少说明会展业受到大家的关注。
第六,中国的会展经济是一个大的会展概念和范畴。它综合了会议、展览、活动,以及奖励旅游等多方面。特别是各地方政府为宣传城市,把会议和旅游,展览会拉到一起宣传和组织,这点也是很重要的中国特色。
第七点,2010年上海世博会也带有很大的中国色彩。这是第41届注册类世博会(注册类包括综合性和专业性的),也是首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这届上海世博会,中国人要做出世界上最好的,规模最大的。目标要在半年内达到七千万人次,现在已经有192个国家和48个国际组织报名参展了,这将是创记录的。上海世博会将有两平方公里的面积,在半年时间内要举办两万场活动,包括会议、论坛、展览、展示以及表演活动等。另外,在展览会中还要体现中国的传统文化。譬如中国馆的建成,号称东方之冠,鼎盛中国,天下粮仓,惠及百姓。同时中国馆要展现中国的大智慧,体现中国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品格。总之,是要体现中国的传统文化,强调会展和文化、人文的结合。
BNET: 您认为此次上海世博会在区域经济的发展中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
陈泽炎:这次上海世博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是很重要的。因为上海世博会是中国政府主办的一次活动,所以它实际上已经提升到全国的层面上。不但是上海的世博会,而且是中国的世博会。2009年7月15号,胡锦涛在北京举办的世博会展览会上说,上海的世博会是一次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也是推动今后发展很好的机遇。另外,在此前三、四月份的时候,国务院专门开会研究了世博会的发展,提到了世博会是拉动经济发展,克服金融危机很重要的一个项目。按照上海的说法,世博会从申办、筹办、举办以及会后都能拉动经济的发展,它大概每年能拉动GDP两个百分点。所以说这是一个很大的工程。它的经济效应能够辐射到长三角。而且全国各个省市都要去参展,去参观,所以对于全中国来说也都是一个很重要的宣传展示的契机;可以更好地宣传中国的思想和文化;而且是世界各国人民接触交流的机会。这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实践,中国政府很重视。
BNET:上海是中国经济发达城市,您认为上海承办世博会将会存在哪些方面的挑战?应该在哪些方面加强?
陈泽炎:上海承办世博会应该说既是机遇,也有挑战。挑战主要体现在经济环境和安全环境等方面。上海在半年的时间内有七千万人过来,这些方面的事情肯定要做好。上海世博会作为全国性的、全世界的活动,要想办成最好,最漂亮,最成功,肯定在管理方面要投入很大的资金和人力。而且,要跟周边六、七个城市之间分包、协调,他们之间面临着互动和配合。此外,安全保卫的任务也是繁重的。现在已经不到一年的时间了,应该说在经济环境和安全环境方面都肯定面临很多筹备工作要做。以北京奥运会的经验来看,政府肯定会采取各种相关的措施,相信一定可以办好。我们应该相信中国的力量。上海这方面管理经验也还是比较丰富的,毕竟是国际性的大都市,累计六十年建国各方面的实力,就算有挑战,我们也会积极应对。
BNET:相比北京奥运会,您认为此次上海世博会的最大特点应该是什么?
陈泽炎:相对于北京奥运会来,上海世博会最大特点是参加国家或国际组织的面更广,民众更多,活动更丰富。同时它不是竞技型的,而是展示型的。在宣传教育,或者人文交流方面体现得更加浓厚。事实上,在最开始的时候,世博会比奥运会影响力大,而奥运会在后来影响力逐渐变大,超过了世博会。实际上现在没有足够实力的国家不能举办世博会。
此外,这次上海世博会还有两个创新:一个是它建立了国际城市的最佳实践区,更能体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参展国可以把实验区按1比1的比例搬过来。比如说马德里展示一个生态的树;澳门展示怎么把原来老的当铺改造成一个新的会所等。
第二个创新是实地和虚拟展览共同举行。博览会举办期间,网上世博会同时进行。网民可以从头到尾进入虚拟的世界。
BNET:在目前的全球经济危机下,上海世博会应该怎样让其影响具有持续性?
陈泽炎:在国际经济危机的形势下,上海世博会却是一个亮点。这种情况下,估计2010年全世界经济危机将更加显示复苏迹象。这种情况下,不但世博会的筹办对中国经济有拉动,而且对世界的经济也是个促进。我想在全球经济危机下,上海世博会绝对会成为大家所关注的一个亮点和非常向往的一个地方。世博会更能够承载中国发展的光辉。
BNET:是否可以认为中国会展经济更看重于其拉动方面的经济效益?
陈泽炎:从政府的角度或者从政府主导型展会的角度看,确实是更看重其综合的效果。比如说广交会对广州及其周边的住宿、餐饮服务拉动都很大。而且展会活动对城市形象的宣传,也是很必要的、很显著的。当然,市场在发展,一些展览会逐步成熟,这是政府就可以逐步退出来。但如果会展市场发达程度不够,政府还要带着做起来。实际上政府需要培养和扶持整个会展市场的发展。
BNET:我国现在会展经济对整个国家GDP的贡献大概占到多少?
陈泽炎:我们一般号称会展经济拉动经济的比例为1:9或者1:10。如果把组织会展活动本身组织者的收入比作1的话,它带动其他的消费,包括一级,二级的消费拉动能达到9到10。这是国外的数据。我们国家也普遍承认这个说法。但我们没有详细的全国统计数据具体验证。不过香港的情况是请毕马威公司做过调查审计的。从2004到2006的审计结果来看,这个结果都达到了1:9。而中国的一些城市,像北京不到8。据说,其他城市如青岛、长沙、济南,长春能达到1:9。总之可以相信效果肯定是放大的。现在,我们国家一年展览的纯粹收入大概二三百个亿,10倍就是二、三千个亿,当然和全国GDP的二三十万亿来看是比较低,差不多是1%。但是中国会展除了经济上的影响,在城市宣传,招商引资等方面的影响绝对是各地政府所看中的。
BNET: 2010年上海世博会首次采用网上世博的形式。这种方式会不会成为以后世博会的主流?会不会减弱世博会带动经济的预期效果?
陈泽炎:这个问题的核心就是虚拟经济能不能取代实体经济。从展览业行业来看,他取代不了。因为人和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以及看实物的感受是与虚拟世界不一样的,他们是互补的,不是零和的概念。另外从商业角度来看,现在大多数企业营销首选的仍是展览会,然后才是网上促销,这是人家统计的结果。
BNET:世博会是一场科技、经济领域的奥运会。像雅典2004年奥运会后出现了很大程度的萧条,像上海世博会是否会也出现这种情况?
陈泽炎:不会。雅典奥运会是透支了旅游资源,但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来看,这种情况恰恰相反,奥运的场馆现在成了旅游的景点,而且奥运会主会场那个鸟巢也成成了一个演出的很好的场所。据说半年时间就挣了2.6个亿。那么,上海世博会是否会对本身展览业造成一个透支呢?也不会。此次上海世博会结束以后,还会留下一些展馆,现在上海浦东的展馆不够勇,世博会会带动更多好的展会项目、会展人员、展示技术来上海,从而对会展经济有很好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