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 激励与沟通 时间: 2009-12-11 来源:《英才》杂志
标签:团队 团队管理
而这一次面对的是可口可乐专门给管理者准备的特别课程,无论在档次与层次上,都比之前要高。很快,王岩再次驾轻就熟,区域总经理的工作得心应手。
此时的王岩又找到了久违的“齿轮”的感觉,只不过,他感觉,现在的自己已经成了一个更大的齿轮,在系统中的作用也更大,责任也更大。
但是在这样的系统中,王岩发现了自己的一个弱点——发怵开会。在公司的高层会议中,尤其是有很多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的人聚到一起,共同探讨事情的时候,王岩总感觉信心不足。那段时间,王岩经常要去上海开会,每次都要有15分钟的时间陈述,“那段时间对我来说是最痛苦的。”
最初,王岩以为是自己的英文不好,于是专门花时间补习,但是,语言过关了,问题并没有得到改善。细细总结,王岩才逐渐意识到,文化背景、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让他缺乏在公众场合表现自我的信心。
为了改善这个缺点,王岩觉得自己需要抛开中国的环境,让自己在另一种环境中锻炼一段时期。于是,“我主动向公司提出要跳出中国业务的圈子,出去锻炼一段时间。”
可口可乐十分重视王岩的要求,专门找人来接替他的工作,并安排他在澳大利亚工作了半年,之后又到香港工作了三个月。
这九个月,让王岩彻底摆脱了中国人习惯的交流环境,从一名“中国人”升级到一个“国际人”。
在王岩的口中,他把自己在可口可乐工作的14年总结为“两件事”:一件是一直没有离开的业务。尽管负责的区域不同、责任不同,但是11年中,围绕着如何加强可口可乐在当地市场的服务能力、品牌表现和市场领导力,王岩始终兢兢业业。另一件事,则是让他一生难忘的大事——在三年的时间里,王岩一直在为奥运会忙碌。
可口可乐赞助奥运会已经超过80年的历史。在2008北京奥运中,王岩是可口可乐公司奥运场馆运营项目组的最高负责人。
奥运场馆运营和平时的业务有着显著区别,王岩和他的团队要把可口可乐跟奥运之间的联系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传递给消费者,加强可口可乐在当地市场的业务,同时也为奥运选手与观众及时提供最好的产品,最冰冻的饮料。
届时,在大大小小的100多个奥运场馆或酒店中,向所有的观众、运动员、媒体记者、奥运大家庭成员提供饮料,而且这个饮料要绝对保证4摄氏度的最佳口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