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周宁人的钢贸生意在上海已经渐具气候时,周华瑞发现,公司多了,但是规模还是上不去。资金,束缚住周宁人大展拳脚的机会。一个钢贸商最多能从银行贷到几十万的资金,这对钢贸企业来说只是杯水车薪。刚刚松了一口气的周华瑞又操起心来。
他联同几个圈子里生意做得比较好的朋友共同商议怎样才能解决资金的问题。彼时,周宁人生意做得好的口风已经在周围的十里八村传开了,当地的信用社放开了对周宁人的贷款,口碑相传后福建的银行也开始出手借给周宁商人资金。上海的银行和担保公司都看到了和周宁人做生意的机会,但是出于对风险的预估,都不敢率先出手。银行、担保公司、周宁人坐到一起商量方法,每每因为各自为战而毫无进展。
最后,权衡利弊周华瑞提出了“五户联保”的方式,五家钢贸公司结成小组,一户贷款,其他四户共同担保。银行、担保公司欣然接受。然而,周宁人自己不同意了:“我被别人恶意拖累怎么办?别人贷得多,我贷得少,岂不是吃亏了?”开了几十次会,始终无法达成共识。
在最后一次沟通会上,周华瑞心情很不好,一向执著的他也开始想要放弃:“会反正开的这么多了,具体问题还是解决不了,联保互保小组建立不起来对谁都没有好处。休息十分钟,你们自己私下再讨论一下,你们如果能形成联保互保小组,那大家后面就有戏唱了,如果还不成就算了。”周华瑞一摆手:“散会!”
然而,戏剧性的场面出现了,三十几个周宁人各自找到关系比较好的朋友凑成一堆。周华瑞心里暗自高兴:“看来有戏。”再一开会,举手表决,全票通过。
自此,上海的银行向周宁人敞开了大门。现在,只要说是周宁人,上海银行就会另眼相看。因为从五户联保开始,周宁人的贷款无一坏账,信誉评级年年最高。
周宁商圈的团结帮助他们度过了很多危机。2008年年底,金融危机最严峻时,上海的钢贸企业多数都陷入了生死关头:关门还是继续坚持?钢材价格从6000元一吨直线下降到了3000元一吨,开门就意味着亏损。而雪上加霜的是,闻风而来的银行立刻收紧了信贷。
这是第一钢市董事长周华瑞压力最大的一段日子,在这个行业里做了十余年,他深知一旦银行抽走资金,所有的周宁商户将损失惨重,很多企业只好被迫关门。大难临头,这个时候最重要的是大家联手,相互支撑,周华瑞迅速在自己的钢市商户中筹集了1亿元规模的救助基金。随后,其他周宁人的钢材市场也相继成立了市场救助基金。周宁人想借此向银行和行业传递信心。银行见此情景,也放心了,召集周宁籍商户开会表示将对周宁籍钢贸企业加大金融扶持力度。
在这场金融危机中,周宁人的公司无一倒下。
寻找下一站
当年周华瑞背着行李倒了几次车,来到他觉得“想都不敢想”的大上海。现在,从周宁到上海,公交公司专门开辟了长途汽车,福州到上海的大巴专门绕道周宁,谁都不愿意漏掉这个最热闹的路段。当然周宁被改变的,不仅是一条长途汽车线路,还有山区人的梦想。
每到过年,他们都会带着漂亮的上海媳妇回家,这个县城的酒店一时间会人满为患。二十年前周华瑞如何也不会想到,有一天在周宁县城会因为车太多路太堵他不得不耐心等待。
但是在这样的繁华背后,这位长于规划的带头大哥又预感到了另一重危机:钢贸行业已经进入微利时代。当一个行业不足以承载如此众多企业的时候,周宁这个商圈会不会烟消云散?周宁人站在了一个十字路口。
周华瑞在钢市之外又投资了一个酒市,希望能将在钢材贸易的经验复制到另外一个行业。“酒市和钢市都属于服务业,肯定有相通的地方。这也属于分散风险,把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周华瑞说道。
现在如果周宁人凑在一起聚会,他们聊得最多的,除了钢市,就是投资机会在哪里,一部分手握大量现金的周宁人已经开始尝试将他们的钱投资到很多他们本来不熟悉的领域。还有一部分周宁人仍然死守钢铁贸易,他们到处寻找大的基建项目,把上海的钢市模式复制到当地。江苏、天津这些地方已经出现了周宁人的身影,钢市很快就在这些地方落地生根。在周宁人看来,有建设的地方就有机会,有机会就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