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商业英才网首页>管理>> 文章页
丰田“召回门”折射“日本制造”深层危机
字号:

类别: 战略管理 时间: 2010-02-12 来源:新华网 作者:刘华 刘浩远

标签:危机管理

  8日,日本丰田公司又宣布因刹车问题召回22.3万辆轿车。至此,该公司在自2009年以来的系列召回事件中,总召回汽车数量已达约900万辆。丰田公司此次大规模召回事件,在日本社会引发强烈震动,反映了丰田公司在全球扩张和危机管理等方面存在的严重问题,对"日本制造"品牌也形成一定冲击。

  丰田的大规模质量问题,是近年来"日本制造"出现的又一丑闻,而且还有后续者。就在2月9日,日本航空座椅制造商小丝公司又爆出丑闻---该公司长期以来有组织地伪造产品测试结果,其生产的"问题座椅"涉及全球32个运营商的上千架飞机,总数达15万个。近年来,索尼、松下都已出现过大批产品召回事件,曾经以"精益求精"形象出现的"日本制造",面临着信任危机。

  大规模召回后果严重

  2009年8月,美国发生丰田"雷克萨斯"品牌汽车突然加速导致4人死亡的事故。这成为后来丰田大规模召回事件的导火索。迫于美国政府和社会的压力,丰田公司在2 0 0 9年9月底发表声明称,在美国销售的丰田"凯美瑞"和"雷克萨斯"等7款共380万辆汽车,因驾驶座脚垫卡住油门踏板无法复位,可能引发事故,要求用户取下脚垫。"脚垫门"事件尚未平息,在美国市场销售的"凯美瑞"、"卡罗拉"等8款车被发现油门踏板可能因复位困难造成事故。紧接着,今年2月,媒体又报道称,2009年5月在日本国内销售的丰田新款混合动力车"普锐斯"存在刹车失灵现象,在日美两国市场共收到200多件投诉。

  从脚垫到油门踏板,再到电子制动部件,丰田质量问题在技术上呈现不断升级的特点,今后仍存在出现新的质量问题和召回案件的可能。此次事件给日本社会带来强烈震动,甚至连东京股市也受到影响。就在丰田承认"刹车门"实情的2月8日,东京股市应声下跌约1000点,跌破万点大关。经济界人士担心,丰田召回事件可能对上下游企业造成严重影响。

  连日来,日本媒体集中深入报道了丰田召回事件,一方面批评丰田近年来放松质量控制和过分削减成本等方面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对"日本制造"品牌为此受到的影响表示担忧,希望丰田能够迅速摆脱困境。部分日本主流媒体还暗示美国政府和舆论在丰田事件上有贸易保护主义倾向。

  日本政府也高度关心丰田公司的质量问题。日本国土交通大臣前原诚司批评丰田公司在质量问题上"应对迟缓",外务大臣冈田克也则表示,担心事件"影响日美经济关系"。最重要的是,日本政府担心此事影响"日本制造"的形象。

  三大原因导致目前困局  

  在丰田大规模召回事件中,近年来过快扩张、过度削减成本和危机应对不力,是该事件发展至目前这种严重状况的深层原因。

  在规模方面,在过去的10年间,丰田公司的海外产量增加了一倍多,2008年还超越通用成为全球销量最大的汽车厂商,但召回事件证明,这是以质量和信誉为代价的扩张"泡沫"。

  在成本方面,丰田公司近年来过分强调削减成本,不断压缩零配件的采购成本,部件设计开发和实证试验阶段必要的程序也在简化,这必然导致配件质量难以保证。

  另一方面,丰田公司对危机应对不力,扩大了质量问题的恶劣影响。例如,就问题轿车的油门踏板问题,美国相关部门在2009年秋天开始就陆续收到了相关投诉,但丰田公司在知道事情真相的情况下,始终未打算主动解决问题,其自主修理和召回修理都是后来在美国政府施压和舆论批评下被迫采取的应对之策。 

  又如,在"普锐斯"轿车刹车问题曝光后,丰田公司并未及时在国内召回该车,而是用了近半个月时间研讨对策。在此期间,丰田方面并未给消费者一个说法,甚至仍然推诿搪塞。据日本《朝日新闻》9日报道,丰田公司通知其下属的汽车零售商,"只要用户没有主动提出要求,就不要催促他们改装(问题部件)"。而丰田系汽车零售商对投诉刹车不灵的消费者只是建议:"再使劲踩一脚刹车,就可以刹住。"这样的做法一经曝光,只能进一步激起消费者和舆论的不满。而这种遮遮掩掩甚至带有欺瞒性质的危机应对模式,最终只会丧失公众的信任。

  日积月累造成深层难题  

  在这些频繁出现的质量问题背后,是日本制造业面临的深层困难。"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些问题也是多年来日积月累的结果。

  首先,人力成本居高不下,使企业只能从技术研发和经营管理上入手削减成本,而在技术升级和改进经营管理方面空间有限的情况下,企业被迫只能去控制或削减一些原本必要的成本。很多日本企业对控制成本的要求极为苛刻,从正面看无疑值得后来者学习,但从负面看,这其中必然也会有"过分"苛刻的一面。

  其次,制造业在社会中地位下降。日本传统的"匠人文化"是日本制造业精细风格的源泉,而在社会快速变化的今天,很多年轻人已经不再有兴趣做一名技工,而可能更愿意做一些看起来不那么枯燥的工作。没有大批熟练技术工人和技师作为群众基础,制造业也就成了无源之水。

  第三,劳资关系的变化改变了工人心态和技工培养体系。自经济高速发展时期以来,日本企业一直以"终身雇佣"、"年功序列制"的工资体系著称,工人一旦进入大中型企业,几乎就等于捧上了铁饭碗。很多工人也因此的确将企业作为自己的终身事业。而自小泉改革以后,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转而雇用"派遣工人",对工人而言,企业实质上只是他们暂时的打工地,双方之间只是一种不定期的雇佣关系。这种劳资关系,一方面使得工人对企业的认同程度下降,另一方面造成工人流动更多,企业内熟练工的比例随之下降,这些变化最终都会体现在产品质量上。

  最后,老牌大企业运作机制上有官僚化趋势,内部沟通和决策过程缓慢,难以应对危机。一些企业体量迅速扩大,公司业务涉及的国家越来越多,但管理方式却没有跟上,面对突发的质量问题,仅仅是内部沟通就要动辄用去十天半月时间,难以有效应对基于现代媒体和互联网的公众舆论。丰田此次处理危机,不仅未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反而频频"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最终酿成具有全球影响的重大事件,其中的教训值得深思。

我要评论

评论

我来说两句


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