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商业英才网首页>管理>战略规划> 文章页
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机会
字号:

类别: 战略管理 时间: 2010-02-26 来源:新营销 作者:袁岳

标签:国际化经营 国际化战略

我有这样一个观点,中国企业走出去,一定要实地研究市场,不能光靠想象,光靠二手资料。

近几年来,我们针对印度、巴西、墨西哥、泰国、印尼以及东欧、独联体和非洲国家做了实地研究。我们发现,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是无品牌的,比如泰国、菲律宾,大多数商品是没有当地品牌的。中国制造业发展这么多年,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是有品牌的,有品牌操作能力。与俄罗斯、印度、巴西等国家比,我们比它们强。不管我们的工厂搞得好不好,大家都知道先整个品牌出来,然后再走走渠道什么的。这是因为我们有基本的操作意识和营销能力。中国企业品牌操作的模式主要是美国式的,是学美国人的,我们的管理教科书是美国式的,我们的MBA教科书95%是从美国抄来的,我们讲的营销理论、品牌理论、渠道管理都是美国式的。事实证明,美国式的管理与营销,操作效率最高。而且美国式的销售方式,其宗旨就是从消费者的立场出发。这套运营模式在世界上有一定的通用度。

中国加工企业的出路大多是给发达国家的品牌做OEM。2000年高盛发表了一个报告,提出“金砖4国”(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在未来50年经济将快速增长。2005年高盛又发表了一个报告,提出“金砖11国”概念:人口在7000万以上,连续8年以上保持4%左右的经济增长率,积极进行经济改革。“金砖11国”分别是巴基斯坦、埃及、印尼、伊朗、韩国、菲律宾、墨西哥、孟加拉国、尼日利亚、土耳其和越南。金砖国家有一个特点,它们是世界产业转移的重点国家。

发达国家为什么要把一些产业转移出去呢?因为发达国家专门做创新。经济学家格鲁什曼做了一个研究,他说,在世界经济分工中,转移和创新的速度决定了谁有最大的收益。美国把一些产业转移出去,如果创新的速度比转移的速度快,美国肯定获益;如果创新的速度比转移的速度慢,美国就会蒙受经济损失。美国搞金融衍生产品,搞虚拟经济,而实体经济创新的速度慢,转移的速度快,包括研发,一开始只是转移一些应用研发的东西,到最后连核心研发的东西都转移出去了。这样的话产业转入国要比产业转出国受益。当然,发达国家只向产业聚集的地方转移,而不向更小、更穷的国家转移。最后的结果是,最发达和最不发达的国家相对受损,而受益的是位于中间的国家。在过去的30年里,全世界最贫困的30亿人,即一天收入不到1美元的人,到2005年成了32亿人,穷人没有减少,还增加了一点点。当然,“金砖4国”的穷人减少了。富国看起来有钱,但是金融危机爆发了,证明美国根本没有那么富。所以真正富起来的是“金砖4国”、“金砖11国”,它们的购买力上升了。

认识到这一点很重要。中国企业国际化有三种方法。我们向欧美市场出口商品,过去甚至要补贴,因为我们很难赚到钱,最多挣点劳务费。最赚钱的国际化,是进入与中国平行和比中国低的国家,比如说把商品卖给阿富汗或者非洲国家,从单价上来说是赚钱的,但是这些国家没有信用体系,很难把货款收回来。所以,最好是进入金砖国家,金砖国家和中国是平行的经济体,经济模式互补,所以我们有商业机会。

关于国际化,我们有上行路线,进入欧美市场,但投入比较大,产出不确定,成本比较高。一个比较有效的方法,就是像联想那样购买品牌,而且要购买强势品牌。TCL的国际化不太成功,是因为它购买了弱势品牌、走下坡路的品牌,一个走下坡路的品牌被中国企业控制,然后管理的对象又是对中国特别有看法的欧洲人,这就决定了这种国际化的难度非常大。此外还有一个模式,与大型零售商合作,比如沃尔玛。沃尔玛是典型的价格杀手。进入沃尔玛,品牌不太重要。

相比较而言,金砖国家是中国品牌销售空间比较大的地方。金砖国家的中产阶级和有点钱的人都是新近冒出来的。特别是在“金砖11国”,中产阶级一般是白领、技术工人,他们喜欢国际化品牌,见识又非常有限,商品的样式看起来像欧洲或美国的,他们就有兴趣接受,所以金砖国家特别值得我们仔细研究。

在过去的8年里,金砖国家是中国汽车出口增长最快的国家。手表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东西,从某种角度,可以把手表和汽车看成平行的商品,一个市场接受了某个地方的汽车,也就接受了这个地方的手表。中国本土汽车品牌在世界上卖得好的地方,也就是中国手表卖得好的地方,比如埃及、墨西哥以及拉美国家。这也印证了金砖国家对于新兴品牌的接受度。但是具体的金砖国家也是不一样的,它们的差别很大。如果要进入金砖市场,就要把金砖市场分成若干个类型,不能用统一的策略开拓市场。

我要评论

评论

我来说两句


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