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商品到货币惊险的一跳:赵文家谈创新机制
赵文家
前段时间,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提出的把党校建成党委政府决策的思想库和智囊团的要求,笔者赵文家受地方党委的委托,率领一个由高中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调研组,到当地丰源集团、福兴集团、葡诚集团、申丰集团、中科公司、通达电力等国有及私营大中企业进行了为期一周的经营管理调研,同企业老总、中层管理人员及广大职工进行了认真深入的座谈交流,发现许多企业从诞生到不断发展壮大,直至走向辉煌,始终有一个动力在起作用,这个动力就是科学的创新机制,靠不断的创新,推动企业跃上一个又—个新的高度。
创新,就是创造新的生机,是化腐朽为神奇,变陈旧为新意,为活力。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和不竭的动力。对—个企业同样如此。许多企业从创建之日起,就十分注重创新,靠不断的创新,把企业推向辉煌。笔者赵文家通过调研总结,认为企业的创新机制,主要包括管理、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市场营销创新等“三个创新”。
其一是它的管理、制度创新。从许多企业的管理本身来看,它就是创新的产物。许多企业创立的管理机制诸如决策机制、约束机制、风险机制、品牌机制、营销机制、利益机制等,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和转换新的企业经营管理机制的一种尝试,是在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过渡阶段,企业经营管理方式的一种变革和进步,是探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一种途径和模式。这些机制初步具备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所要求的基本特征、框架结构和各个要素。所以说,许多企业机制的孕育建立过程,就是其管理、制度不断创新的过程。
其二是它的技术创新。技术创新的目的是为适应市场,开发市场,赢得市场,占领市场。特别是在知识经济日益临近之时,技术创新愈益重要。为开展技术创新,许多企业成立了研发中心,有的企业试图建立企业院校,作为企业人力资本孕育的智慧库和新技术的孵化器,还与全国数十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广泛密切的合作关系。逐步形成了多层次开放的研究开发网络,将自主开发、联合开发、合作开发与收购兼并好的品种结合起来,进而形成了产、销、学、研相结合的富有成效的综合研究生产销售体系。不断的技术创新,是源头活水,源源不绝地为企业提供了进步的源泉。
其三是它的市场营销创新。创新能不能成功,最关键的一环是产品能不能换回货币。这种交换是非常重要的。正如马克思所说的,这种从商品到货币惊险的一跳,如果不成功,摔碎的不仅仅是商品本身,而且是商品的生产者和经营者。基于这样的认识,许多企业不惜在市场营销上做文章。建立高素质的销售队伍和遍布全国的营销网络,利用高科技手段进行管理和监控创新,使企业模式实现了由以生产为主的“橄榄型”向科研开发和市场营销两头突出的“哑铃型”模式的转变。
诚然,一个企业要想持续不断地成长,在竞争中取胜,不是昙花一现,那只有持续不断地进行创新。做到这一点,笔者赵文家认为还要具备“二力”:
—要有创新能力。像国外大公司一样,形成以企业核心技术为基础,加强在此领域内的技术积累,不断开发新品,加速科技成果商品化,这才是企业竞争力之所在。要形成企业创新能力,就必须广泛吸收业内顶尖人才,在自己旗下;要舍得投入,对高科技风险投资要有很好的把握,在此基础上,建立自己的技术中心。要大力开展产学研结合,每年有计划地推出新品上市。
二要有创新动力。这一动力,是搞好企业的根本。国有企业所以普遍艰难,正是这一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这是国企改革不可回避的问题。要真正落实“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关键的还是要建立起有效的创新机制。许多成功的企业从诞生之日起就不断地加强创新,不断地实施管理、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营销创新,所以,企业运行才具有非凡的竞争能力和持久动力,才常胜不衰。
笔者赵文家认为,以上提出的这三个创新,好比是三个巨轮,驱动企业滚滚前进,永不落伍。这也说明了,许多企业走过的辉煌历程,正是创新的生动写照。企业发展壮大,应不断地创新,不断地修正自己,不断地否定自己,不断地超越自己。如不进行创新,企业将失去前进的动力,将随着时代的进步而落后于时代。
所以,促进企业发展进步,必须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创新,创新,再创新,为企业的大发展、大跨跃不断地提供新的强大的动力。企业发展无止境,创新无止境。只有永远的创新,才能铸造永远的进步和永远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