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商业英才网首页>管理>战略规划>文章页
为什么不能一辈子只做打工者
字号:

类别: 领导与控制管理 时间: 2010-10-14 来源:《英才》

关键字:职业经理人

有人的地方就有利益,有利益的地方就有恩怨是非,有恩怨是非的地方就有江湖。毫无疑问,财经圈是个大名利场,是最残酷的江湖。

有人的地方就有利益,有利益的地方就有恩怨是非,有恩怨是非的地方就有江湖。毫无疑问,财经圈是个大名利场,是最残酷的江湖。

说到2010年财经圈最受关注的事件——国美“黄陈之争”,其中最受争议的人物并不是刚刚一审被判14年、目前人还在狱中的黄光裕,而是现任国美董事局主席陈晓。

陈晓,原中国家电零售业第三把交椅的永乐电器掌门人。2006年国美收购永乐后,陈晓只身北上京城,出任国美集团CEO。那时候,黄光裕曾说:“再也找不到比陈晓更合适的总裁人选。”

然而两年后的今天,黄光裕却在痛斥陈晓“存在个人野心,实施阴谋,挑战职业经理人的职业道德。”网上的舆论几乎一边倒地支持这种谴责,有网友甚至调侃:“做人不能太‘陈晓’,用人不能用‘陈晓’”。许多企业界人士也都在不动声色地关注“陈黄之争”的后续发展,对于他们来说,谁最后胜出,其意义都具有指标性、方向性。

到底,在中国这个商业社会中,企业家与职业经理人应该维持何种关系?该如何解决不可避免的矛盾……

这些疑问正在成为资本方与管理层必须重新审视的新课题。

东家最怕取而代之

一切,都应该从2006年的那个春天说起。终于,中国的家电零售业从诸侯林立的“春秋”时代,迈入几个“大国”互相制衡的“战国”时代。

疯狂的竞争使得制衡中的每一方都倍感疲惫,元气大伤,但谁也不敢放松。大家心里明白,在商海中搏击就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终于,整个行业的惨淡掩不住表面的繁华,巨头们都认为“是时候该聊一聊了”。于是,国美永乐得以走到了一起。

国美电器在并购永乐电器后,陈晓从黄光裕最头疼的敌人变成了他最得力的部下,两个人开始了“蜜月期”。

黄光裕为陈晓在国美总部准备了一套和自己一模一样的办公室。自己换车时,也不忘同时给陈晓买了一辆迈巴赫。陈晓刚到国美北京总部上班,不适应北方饭菜,黄光裕的家人甚至一度每天开小灶给陈晓送饭……而陈晓也“投之以桃,报之以李”,为国美改善与供应商关系,以及推进国美转型做出了重要贡献。黄光裕当时的评价——“再也找不到比陈晓更合适的总裁人选”,绝不是客气话。

当然,黄光裕并不是无条件地信任。当他任命陈晓为总裁时,同时还设置了6个副总裁来监督和分化陈晓的权力。即便在出事时,黄光裕也不忘亲笔签字授权给自己最信任的两名心腹——国美常务副总裁王俊洲和副总裁魏秋立,代表他监管国美。

但让黄光裕意料不到的是,在不到2年后的今天,王俊洲、魏秋立等旧部先后被陈晓“策反”,站在了自己对立面。陆续加入陈晓这一阵营的,还有国美绝大多数高管——他们中的很多人曾经跟随黄光裕多年。

舆论对此骂声一片。有人站在保护民族品牌高度指责陈晓引入外国资本是“卖国”,有人站在维护道德伦理角度指责陈晓忘恩负义,给职业经理人做了错误示范。姑且不论这些批评是否恰当,我们倒是应该分析一下:为什么一位企业家和一位职业经理人之间会落到这样一个你死我活的地步?

其实很简单,陈晓固然不愿永远做一个职业经理人,其他的高管们也不愿意一辈子只做一个拿薪水做事的“打工者”,他们希望国美这一块大蛋糕中有自己的一份,希望自己的每一份努力不仅仅是为股东或者老板付出,也是为自己付出。这些,黄光裕没有给他们,而陈晓给了。虽然,这种行为多少有点慷他人之慨,但确实为陈晓争取国美高管和员工的支持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陈晓希望,国美作为上市公司,能够摆脱以往黄光裕的绝对控制,因为他认为黄光裕虽然是最大股东,但毕竟只占34%的股份而非100%。陈晓希望自己能从一个职业经理人重新变成企业家,而这恰恰是黄光裕绝不允许的。

我要评论

评论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