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观察家均警告过度借贷下的中国房地产市场泡沫濒临破裂,但摩根大通的董事总经理兼中国证券和大宗商品主席李晶却认为中国经济并没有面临崩溃的危险。
李晶最近在香港题为“报告新现实”的媒体会议上发言时响应有关最令她担忧的中国经济问题时作上述表示。
她说,有必要指出“中国经济即将崩溃”的说法有误;诸如中国财政健康状况远远不如迪拜,地方政府举债过高等说法都是“言过其实”。
李晶说:“我认为,的确有一些领域值得关注,如高端房地产市场,钢铁工业和铝业的产能过剩等。这些领域需要密切关注,但有关中国经济已面临转折点的论调有点扯远了。”
两个星期前,上海证券综合指数进入熊市状态,从去年十一月的高点下跌超过 20 %,究其原因是投资者担心北京通过收紧货币政策来遏抑通胀的举措会影响到企业盈利。
今年五月初,《荣、枯及崩溃报告》(Gloom, Boom & Doom Report) 的发行人、“末日博士”麦嘉华 (Marc Faber)警告说中国的经济将放缓,并可能在未来9至12个月的时间内崩溃,同时强调不断下跌的股票和商品价格预示着楼市泡沫随时可能爆破。
其它持类似观点的人士包括亿万富翁投资者吉姆o钱诺斯( Jim Chanos) 和哈佛大学教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前首席经济学家肯尼思o罗格夫(Kenneth Rogoff),他们均预测中国经济崩溃或将到来。他们指出,中国政府在2008年底全球金融危机蔓延的当儿推出高达4万亿人民币 (5860亿美元) 的刺激经济方案,使得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投机愈演愈烈,泡沫越吹越大。钱诺斯指出中国高达 60%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依赖于建筑业。
令人担忧的还有中国经济各行业急速膨胀的产能,这可能导致大量的货物和产品“闲置”却无法销售出去。
去年,中国的银行新增贷款创历史新高,达到人民币9.59 万亿元 (1.4万亿美元),这使这个全球第三大经济体开始从金融危机中复苏。
李晶说,根据她的分析,中国经济正出现三大转向。首先,中国货币政策从2009年应对金融危机而采用的扩张性政策转向更为中性。举例来说,政府已开始减少银行贷款并采取其它紧缩措施,并有可能在今年第二季度或第三季度加息,以及有可能在未来几个月内允许人民币对美元升值。李晶说,需要明确的是中国货币紧缩的举措旨在控制通货膨胀、防止银行体系的资产质量恶化和避免行业产能过剩问题积重难返。
其次,为了控制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中国政府开始紧缩对房地产业的各种优惠政策。为此,政府在今年定出限制性更强的首期付款要求,更高的抵押贷款利率,禁止对第三套房提供贷款,并提高了开发商融资审查的门坎。李晶指出,这些措施实施后,房地产交易量下降了20%至30%。她说:“我认为在这种情况下政府的反应十分重要,因为假如政府放任房价飙升将会引起非常负面的后果。”
最后,中国政府有意从政府驱动型投资转向鼓励和引导民间消费。李晶说,在跨过金融危机之后,中国政府意识到有必要将政策转向民间投资和消费,寻找经济的内生动力,防止民间投资受到公共部门投资的排挤。
因此,政府发放450亿元人民币补贴给农村居民,鼓励农民按照“以旧换新” 的相关举措购买家用电器和车辆,并将较小排量汽车购置税从10%降为5%。为了缓解中产阶层的压力,中国在未来两年将花费1230亿美元为90%的中国人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并旨在2020年实现全民医疗保障。
李晶称,“如果人们享有养老、医疗和教育等保障,他们可以更安心地把储蓄用在消费上,而不是未雨绸缪地把所有的钱放在银行以备不时之需。因此,我认为这种令人鼓舞的趋势在未来数月甚或数年将持续下去。”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教授在会议间接受INSEAD智库网访问时称,中国未来十年的发展趋势是“向内看”,即政府将着力发展国内需求。不过他说,中国要扮演好国际国内双重角色,特别是在国际社会中,中国的角色举足轻重。
金灿荣补充说,从战略的角度来看,即便美国力求改变世界力量格局,中国对其现状非常满意,不愿见到大变动。而从战术的角度看,中国将不断加强保护其在全球范围的利益,特别是加强海军建设以保护海外航道。
当被问到他对国际社会希望中国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却感到失望的看法时,金灿荣说外国人对中国力量的认知跟现实有差距。
“我认为,中国将会承担更大的国际责任,因为中国充分认识到强大意味着责任。随着国力日益增强,中国也应该承担更大的国际责任。但中国力求做到在能力与责任之间保持平衡,做到力所能及。”
发布日期:2010年6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