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商业英才网首页>管理>封面秀>文章页
尚生活:木有故事的公司
字号:

类别: 战略管理 时间: 2012-02-08 来源:《新营销》

转播到腾讯微博 腾讯微博

关键字:商业模式
某次采访,一位老板对我说,叶先生一直都没有笑一下。然后我就冷笑了一下。其实,除了那些枯燥的口号,我都不知道你和你们公司在营销或品牌方面做出了神马值得我敬佩而高兴一笑的事。

  某次采访,一位老板对我说,叶先生一直都没有笑一下。然后我就冷笑了一下。其实,除了那些枯燥的口号,我都不知道你和你们公司在营销或品牌方面做出了神马值得我敬佩而高兴一笑的事。何况,哥又不是蒙娜丽莎,随便微笑不成?

  采访回来,我一点儿都木有写稿的欲望。因为那次采访非常无聊,我提出的关键问题以及想探究的细节总是被搪塞,说什么我可以到他们公司网站看看,还建议我看他们的PPT。我努力左冲右突,不得其解。本来,那个简陋的网站对我的采访没任何价值,我就以为他们的PPT有什么亮点,结果我彻底变成了一只泄了气的皮球。

  还有一位做化妆品连锁的老板,号称要超越屈臣氏,图谋“十年万店”,但当我问他怎么实现时,他支支吾吾不肯透露。尴尬,让我主动中断采访。出门后,我随手把那张刚交换的名片扔进了垃圾桶。

  像我这样斯文安静的淡定哥,对那种闪烁其词的采访对象,真是hold不住啊。他们宣讲各种口号各种道理各种文化,但关键的细节例子故事却讳莫如深秘不示人。有个老板说他的梦想是当老师,而且在公司内部经常讲课,真不知他的员工是如何在那些口号的轰炸下活下来的。

  有个善于挖故事的记者把这种空谈的老板领导的公司统称为没有故事的公司。另一位时尚领域的记者发现的一条规律是,越是大牌的明星越容易相处,越是那种很难百度到的人,越是装神弄鬼、鬼鬼祟祟。我认为,其实商业界也是一样。

  在商言商。人们迷恋那些名牌,就是由于名牌的光芒之下有动人的故事。故事成就品牌价值,传播品牌价值。Zippo讲产品的故事,Jeep讲自由与梦想的故事,LV讲企业成长的故事,《哈利·伯特》讲魔法的故事……品牌不是喊口号吹泡泡,品牌木有故事便木有意义。就算是隐形冠军公司,也一样有自己的品牌故事。

  尤其在如今这个注意力稀缺的时代,故事更显珍贵。而且,事实胜于雄辩。相比那些空洞的口号,翔实的产品设计细节和一丝不苟的服务流程,以及生动精彩的品牌故事,更容易让消费者信服和热爱。就好比记者写稿子。日先陈列展示用品(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袁善铭说,他最讨厌的文章开头是“随着……”或“目前……”之类。文辞枯燥、木有情节的文章是给读者催眠啊。木有故事的公司,当然会被消费者“忽略不计”。

  近期,有几位采访对象让我很享受。酷派手机设计总监陈铭镛不停地说“比如说……”,上海十月妈咪董事长赵浦主动告诉我“我们当时的做法是……”,礼来制药新兴市场及全球信息技术创新副总裁陈春发每回答一个问题就说“我给你一个例子吧”。感谢他们认真对待媒体记者采访,他们奉献的营销经验,对营销界同仁来说是弥足珍贵的。

  有梦想,不苦逼

  ■文/本刊记者周再宇 发自北京

  作家王朔曾经算了一笔账:50后,基本穷逼,晃悠着;60后,政治年代,当官了;70后,赶上改革开放吹满地,发了;80后,多数50后穷逼的子女,苦逼了;90后、00后,60后和70后的子女,除了富二代就是官二代。环环相扣的,这下明白了吧?苦逼80后的出现不是无缘无故的!

  但是最近采访,遇见了一些杰出的80后创业者,他们不是富二代,而是通过自己努力走到了现在,坚持到了现在。比如金顶集团董事长陶行逸,好乐买总裁李树斌,为《失恋33天》做营销策划的陈肃等。

  说实在的,有时看到他们我会自惭形秽,都是80后,凭什么人家离梦想越来越近,我还匍匐前进在帝都拥挤的地铁和公交车里呢?我的朋友阿七劝解我说:每个人的追求是不同的,成功也许可以复制,但是人生无法复制。如果你追求的是开心就好,何必勉强自己去做不开心的事情,就为了实现别人眼中所谓的梦想?

  想想也是,陈肃在聊天时告诉我,他下一步要去拍片子,现在他每天看一部电影,汲取不同的养分,因为拍电影是他的梦想。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梦想努力,这些梦想,可能有大有小,但是没有高低之分。

  已经过去的2011年,有一部广告片大热,捧回不少奖杯,那是台湾大众银行的《梦骑士》,几个平均年龄在80岁左右的老人,在各种困扰之下终于拾起梦想,鼓起勇气去环岛骑行,追寻年轻时的轨迹和心绪。任何一个有梦想的人,看了这部片子都会受到撼动。

  有时透过高楼大厦的玻璃幕墙,看到楼下川流不息的人群,熙熙攘攘,这种靠近神的视角,最容易产生对人生的感叹,他们追求些什么,如同我们儿时注视的蚁群,忙忙碌碌不知所终,可我们终究是蚁群的一员,在时代造就的“苦逼”中寻找通往梦想的路途。

  叱咤风云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是梦想,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也是梦想。

  手机人的网上生活

  移动互联生活:手机生活之“变”

  手机提供给人们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

  手机给人们带来的变化不仅仅停留在具体生活形态的变化,更体现在“路径依赖”之变。路径依赖(Path-Dependence),又译为路径依赖性,它的特定含义是指人类社会中的技术演进或制度变迁均有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惯性,即一旦进入某一路径(无论是“好”还是“坏”)就可能对这种路径产生依赖。手机在今天几乎集成了人们交流、信息获取等多种功能,而从前人们经过多年形成的对于其他事物的路径依赖现在几乎都可以转到对于手机的路径依赖上—手机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当手机集成上网的功能之后,即刻获取丰富的信息就不再是电脑的专属权利了。在受访的总体样本中,71.2%的受访者表示当需要查询信息的时候,手机是首选。而通过电脑查询信息的受访者为28.8%。这一方面表明“路径依赖”的路径本身有所变化,从“电脑”转向了“手机”。同时,也说明手机本身技术、体验的进步,通信运营商在网络覆盖以及流量速度方面的进步。

  社交与意见表达

  手机自出现以来,就成为人与人交往的重要工具,人们通过手机以电话、短信、邮件等方式进行联络。移动互联网时代,即时通讯、社交网站等沟通方式也加诸手机,手机被赋予更强的社交属性,人们在社交方面将越来越依赖手机。

  博客、微博的兴起让人们有话有处可讲,手机则让人们有话随时随地可讲。表达的需求促进了技术的提升,技术的提升又反过来推动了人们对沟通和互动的渴求。手机以其广泛的普及率,弥补了传统互联网的信息发布缺口,让更广泛的人群可以通过网络表达自己的思想、意见,自我表达成为手机人手机生活的重要方面。

  手机是沟通首选

  手机从最初只能打电话、发短信,到如今成为邮件、即时通讯、手机微博等多种沟通联络方式的集合体,承载了人们更多的社交需求,社交属性得到进一步增强。手机的使用增强了人们之间的情感和联系,朋友间的距离更近了。(图1)

  手机弥补传统互联网的信息发布缺口

  论坛、博客、社区、微博的兴起,提供给人们意见表达的平台,而手机的伴随属性和简易流畅的操作,让意见表达成为一件随时随地的容易事,轻易地满足了人们旺盛的表达需求。目前手机上网人群中,超过77%的人通过手机发表过意见,这一行为已成为生活常态。而在多种意见表达方式中,通过日志和微博进行意见表达依然是主流,人们更愿意通过自我表述进行意见表达,同时对别人的信息进行评述、分享成为人们表达自我观点的另一主要途径。(图2)

  手机信息搜索成为新的热点

  自2004年11月百度推出智能手机搜索服务,中国手机搜索市场经过7年多培育正走向稳定和成熟。3G网络和智能手机终端的迅速普及使得手机搜索成为新的移动互联网应用热点。

  三大电信运营商纷纷涉足手机搜索业务,PC互联网搜索巨头向移动搜索延伸,新兴专业移动搜索服务商(如易查、宜搜)另辟蹊径,专注个性化搜索和搜索体验,手机搜索行业大有你方唱罢我登场、同台竞技各显神通之势。

我要评论

评论

我来说两句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