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篇 变量王小川
王小川是职业经理人,也是创业者,这两种角色很纠结。他终于通过一次交易解决了冲突。
从技术精英到产品经理
将时钟调回今年春节,周鸿祎来到张朝阳的游艇上做客,他们口头上达成了一笔交易:360收购搜狗,张朝阳成为仅次于周鸿祎的360第二大股东。对于这两位而言,算得上一笔划算的交易:收购搜狗意味着360将会拿到30%的搜索市场份额,一举掀翻百度的统治地位指日可待。张朝阳则将坐享360股价上涨带来的巨大收益:从春节到9月底360的股价一路攀升,从30美元涨到了90美元。
但两人的交易最终却没能做成,阻碍之一是王小川。得到张朝阳的首肯之后,在与王小川的商谈中周鸿祎却感觉到了强大阻力。据周鸿祎称,拖到今年8月,他明白大势已去,只得退出。“到了这个时候,我才知道搜狗其实不姓张姓王。”当得知搜狗与腾讯达成战略投资协议之后,他如此说道。
在这里,王小川起到了“关键先生”的作用,虽然理论上他并没有这个权力。要知道,张朝阳是搜狗的第一大股东,王小川率领的管理团队只有10%的股份。而且,管理团队中的部分成员也有自己的小九九:如果卖给360,他们手中的搜狗股票有望置换成已经上市的奇虎360股票,更方便套现。而现在,他们还要等待遥遥无期的独立上市。但是,事情却恰恰朝着王小川设定的剧本演绎了下去,这又是为什么?
1978年出生的王小川长着张娃娃脸,个子不高,说话轻声细语;如果不是脚上那双挺时髦也挺贵的休闲鞋,他看起来就像是毕业没多久的理工男。他的人生经历确实也非常简单:在成都上重点中学,因为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得了金牌而被保送清华,大学期间加入ChinaRen,又随着被收购的ChinaRen加入了搜狐,然后从技术经理一路擢升到CTO,直到担任独立的搜狗公司CEO。搜狗公司就在清华东门外的搜狐网络大厦里,王小川也在离公司仅仅一公里之遥的地方买了房子,他有时候还会走着上下班。可以说,自从1996年来到北京之后,他基本上没离开过清华和五道口。
在环境复杂并且诡异的中国互联网行业,科班出身的创业者反而很难成事,而“清华理工男”王小川却是个例外,他的搜狗十年就是个证明。
2003年的时候张朝阳找到王小川,让他组建搜索团队。当时的搜狐已经是中国三大门户之一,搬到了北京CBD的光华长安大厦。那个时候的张朝阳玩滑板、出没各大秀场,有着很高的媒体曝光率,搜狐也是一家典型的媒体公司,并不具备产品基因。
为了招到合适的产品和技术人才,王小川向张朝阳提出申请,搬到了离清华北大很近的青云大厦。此时的王小川刚刚从清华硕士毕业,在校期间他曾经担任过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中国选拔队的教练,这让他接触到了众多的技术精英。他在红火的“酒井BBS”上发了份英雄帖,然后一个个宿舍地找人,拉起了一支学生军。2004年8月,睡了半年床垫的他带着这支学生军,竟然开发出了搜狗搜索引擎,这也是搜狐历史上第一个上线当天没有崩溃的大型产品。
但是,搜狗毕竟来晚了,百度和谷歌已经占据了更为有利的位置;这个时候,另辟蹊径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说马化腾、李彦宏他们是第一代的话,他们先看到方向冲进去就得到这个机会了。往后第二代走,就要靠更多的价值创造,到处都长满草了,你在里面指出一块地方来,你得有不一样的东西。有两种做法:一种是长出新的花来,第二个是把别人割成自己的,我们的办法是长出新的花来,这就需要很好的产品能力和基础。”他在接受本刊专访时说道。
搜狗的第一款重量级产品——搜狗输入法,就是“长出新的花来”。这个最早来自在太原一家国企做机械设计的大学毕业生马占凯的创意,在百度那里碰了个钉子,却被搜狗捡了起来,而当时的技术负责人就是王小川。
2006年,搜狗输入法一经推出就获得了网民的高度认可,当时赶上了超级女声流行,他们发现可以毫不费力地打出“张靓颖”、“李宇春”等人名,但是,搜狗输入法叫好不叫座。
此时的王小川第一次认识到了一款好的互联网产品要取得成功,不仅仅需要产品好或者技术好,还需要更多的商业力量。他发现,虽然搜狗输入法放到了搜狐网首页,但是点击和下载量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因为网民通常的软件下载渠道并不在那里。于是他申请到了一笔费用,与PC厂商、下载站甚至番茄花园合作,做渠道、买流量。一年之后,搜狗输入法的市场份额飙升到了40%,再过一年到了70%,成为No.1。
“这件事的意义对于我来说就像发现量子理论一样,世界的模式突然跟你想的不一样了,颠覆你之前的价值观。”谈起这件事情,王小川仍然是典型的理工男术语,不过此时的他已经完成了从技术精英到产品经理的涅槃,他学会了从市场需求、从用户的角度开发产品。当然,他也强烈感受到了搜狗的产品基因与搜狐的媒体基因之间的巨大冲突;作为门户的搜狐过去根本不需要渠道,更不需要购买流量,技术也远远不是搜狐的核心竞争力。而对于搜狗来说,这些都是要命的关键因素。
坚持就是胜利
即便是如此,王小川仍然在搜狐的大环境中坚持了下来,并且坚持了13年之久,这在浮躁的中国互联网行业实属罕见。在中国的互联网行业,出色的产品经理和负责人奇缺,大多数人都习惯于为了更高的待遇跳来跳去。他坦言自己是个很“钝感”的人,只关注自己的目标,而对于外界发生的变化充耳不闻。
2008年输入法大获成功之后,他看准了下一个目标——浏览器。他认为,浏览器能够给搜狗搜索带来流量,而搜狗输入法则能够推荐用户安装浏览器,这在后来被总结为“三级火箭”模式。当时,再次创业的周鸿祎也看到了这一点,并在收购的“世界之窗”浏览器的基础上开发出了360安全浏览器。听到这个消息的王小川非常紧张,多方打听360安全浏览器的进展。
不过,阻碍王小川前进的力量却来自搜狐内部。对于搜索孜孜以求却不理解浏览器重要意义的张朝阳下令停掉浏览器的研发。王小川不从,一下子被“打入冷宫”两年之久,搜索也不让他管了,只负责输入法。换做别人,可能早就一走了之,而当时对王小川欣赏有加的李彦宏、丁磊等也都找到他,许之以高官厚禄。而“钝感”的王小川却选择了坚持,他自认张朝阳终将能够认识到浏览器的价值,于是利用手中仅有的资源“藏”起了一支小规模的团队,继续开发浏览器,直到2010年重获重用。
事后看来,正是这两年的坚持给搜狗保留了未来的火种;也是这两年的耽搁让搜狗错失良机,360得以借助浏览器崛起成为BAT之外的新势力。
这些事情也给了王小川非常深的教训,让他明白“狐狸生条狗是需要基因突变的”,要想让搜狗发展得更好,保持独立地位至关重要。幸运的是,他有一个宽容而放权的老板。搜狐内部有个说法,凡是老张亲自抓的产品都做不成,凡是老张不管的产品都能做得很好。意识到自己并不懂搜索的张朝阳选择了放手,2010年8月搜狗终于独立。在搜狗独立运营的当天,王小川在微博上写道:“绝境之外,便是天堂。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独立之后的搜狗的理想是成为一家平台级公司,这注定了它与互联网巨头们必然会发生激烈的碰撞:搜狗输入法与腾讯经常擦枪走火,搜狗浏览器面临着360的重炮轰击,搜狗搜索则面对百度这家巨无霸……
由于几乎相同的商业模式,搜狗与360的冲突更为直接,搜狗输入法和浏览器和搜索引擎经常遭到360安全卫士的拦截,“如果把我们被360蹂躏的案例收集起来,都能写厚厚一本书了。”谈起360,一位搜狗的运营经理仍然心绪难平。
从2011年11月14日开始,“搜狗浏览器存在安全漏洞”的传闻经过海外一家技术论坛曝光之后迅速传到国内,当时如果用百度新闻搜索“搜狗”,整屏内容都是搜狗浏览器的负面新闻。据搜狗的员工透露,某公司的高管和员工通过微博、电子邮件等方式大肆传播搜狗浏览器的负面新闻。
2011年12月6日晚,360还通过360安全卫士的弹窗发布了《360安全播报(2011第147期)》,宣称“搜狗浏览器被爆0day高危漏洞,黑客可以通过该漏洞控制用户电脑,漏洞攻击代码已公开,可被黑客大规模利用,建议用户尽快升级到搜狗最新版本。”整整一个月的时间,搜狗的技术、产品、运营、公关等部门人员为了应对层出不穷的情况,每天都要到晚上11点之后才能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