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个“中国式慈善”的样本。中国版的捐股做慈善仍然没进入实际操作层面,它更多是个关于财富和信仰的故事。
清晨五点半,大雨滂沱。空旷的高尔夫球场上,只有曹德旺一人在打球。雨水淋在脸上,“有一种刺激的感觉”。
挥杆,击球,白球甩着水点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落在果岭上。他箭步往前走去,球童裹着雨衣一路小跑才勉强跟上这位63岁的老人——而且苦了我们的摄影记者。
这种晨练,福耀玻璃集团董事长、福建高尔夫协会会长曹德旺风雨无阻。“下多大雨都去打。”7月5日,他对我说。离福清市不远的这家高尔夫俱乐部,十几年来球童换了几茬,都习惯于天不亮就看到他独自驾车而来,并且自带手电筒。
打高尔夫和做慈善,已经成了曹德旺这个“玻璃大王”和“慈善大王”两个重要的标签。但这两件原本属于中国企业家群体性表现的事——你可以理解成他们正处于由富到贵的进化阶段,曹德旺竟然做得如此“本土化”,而且非常孤独!他打高尔夫是锻炼身体,独来独往,不喜欢跟人交际;他高调捐股做慈善,但其基金会至今还没注册下来,用《大话西游》里的名言说,“只是一个构思而已”。
自今年2月份传出曹德旺要做慈善、备受瞩目以来,一直关注企业家非公募基金会的《中国企业家》就在考虑如何报道这个新案例。当7月我们走进他那间摆着《金刚经》的办公室,已经是第N拨前来探访的人了。
低矮敦实,宅心仁厚,一脸佛相的曹德旺跟我们聊起了《金刚经》和《红楼梦》。他承认,“挣钱难,花钱更难,做慈善是要有学问的。”他援引四大皆空的典故说, “我们普通人很难修到大彻大悟……企业家的幸福是追求过程的感受,而不一定非要多少钱。《红楼梦》里有一首好了歌,悟到这个道理,财富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要去帮助那些有需要的人。”
好事多磨
半年过去了,曹德旺的河仁基金会仍在等待民政部的审批。
与之前的沸沸扬扬不同,在这个微妙时刻,福耀上下对此讳莫如深。“最好不要多谈基金会的事情,压力太大。”
即使是中国第一个获“2009年安永全球企业家奖”的人,在赶赴蒙特卡罗与其他42名不同国家和地区得主竞赛的前夜,曹德旺却收到了一条善意的忠告:“明天考官会问你一些非常敏感的问题,但是你不要跟他们讲慈善的事情。在中国捐款是很荣耀的事,但在美国有两万多个基金,你捐不过别人,跟他们讨论慈善你占不到上风。”
曹德旺照做了,但此事对他刺激很大。“两万多个慈善基金,美国人口才多少啊?他们的有钱人,就是政府用诱导的方式,给他们一些好处,动员他们有制度地把钱捐给社会。最后不行就强迫你,用遗产税、营业税、所得税,你不捐也得捐出来。”
中国人素来乐善好施,你现在才来做慈善,早干吗去了?
实际上,曹德旺经得起这个追问。他从1983年创业起初,就不断捐款给困难人员,帮家乡建学校和高速公路,在九华山、普陀山修建寺庙,为洪灾、地震等捐款,二十多年来个人现金捐助累计已超过2亿元。但所有善款他都是直接捐助,没有经过任何中间环节,项目自行管理。
"我是很想捐股份设立基金会,但是因为中国从来没有过类似的事情,有关方面不知道该怎么监管。他们正在研究,因此这个‘权力’是不在我手上的。"
他有点尴尬捐股事件反响那么大——2009年2月12日,在福建证监局例行的年度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上,曹德旺宣布捐出自己所持福耀集团70%的股份(后来因为涉及全面收购要约,调整为58.8%),以他父亲之名命名的河仁基金会尚未注册便引来满城风雨。
寻找一家公司去收购,很像约会——在行动之前,你必须先调查对方。您怎么知...
Chas Edwards警告说尽管小型目标非常有效,但是将定位瞄准更广泛的受众来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