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然,在市场上,只有一家公司能够成为老大。但是,这又何妨?小公司同样也有大量的优势,并且它们的表现常常会比行业领头企业更好。下面就是四个典型案例。
在商场上,企业规模越大几乎总是意味着越强。至少,人们普遍是这样认为的。在商品定价上,大企业总是拥有更多的发言权。他们可以从供应商那里拿到更好的价格。大企业的市场营销能力也更强。并且,大企业还可以影响法律和规章的制定,而那些生存在大企业阴影之下的小企业就不能。但是,小企业也拥有自身的优势:它们更为灵活,通常可以做出比自己的巨人竞争对手更为快速和积极的行动。很多小企业的运作都给人留下了深刻而有力的印象。与那些规模超过自己企业十倍甚至百倍的大企业的首席执行官们相比,小企业的首席执行官们通常需要以更富创造力的方式开展工作,而我们可以从他们的机动性和战略当中学到很多东西。在今天严峻的市场环境当中,大卫似的弹弓已经不足以发挥作用了,或许你所需要的是非常规的武器。下面的四个经典案例都源于那些成功在大企业的阴影中生存并发展壮大的企业。
行业巨人:辉瑞公司
巨人阴影下获得成功的企业:森林实验室
辉瑞公司市场总值:965.6亿美元;收入:473亿美元
森林实验室市场总值:70亿美元;收入:38.5亿美元
从位于布鲁克林的一家药剂师实验室起家,如今的辉瑞公司产品已经遍布各地。自从推出第一款产品可咀嚼型肠内寄生虫治疗药物以来,辉瑞公司不断发展壮大。在美国内战期间,该公司生产的诸如吗啡和碘等药物帮助联邦军队获得了胜利。20世纪五十年代,该公司首先生产出了抗生素。而今天,像伟哥、舍曲林和立普妥等医药市场上的重磅炸弹也是该公司生产的。这是一家药物从实验室推向市场的程序已经就位的公司,而这一程序是单调而又缓慢的。品牌管理公司Prophet的首席执行官佛瑞德•戈耶尔说:“像辉瑞公司这样的大型制药公司是十足的大企业。它们拥有足够的资金进行药物测试和市场营销,它们可以按照比例增加产量,但是它们的问题在于,不能很快将产品从实验室推向市场。这就为小型制药企业留出了空间,只要这些小企业能够专注于速度和成本,就可以获得成功。”
而这正是森林实验室的成功之道。森林实验室的战略是发现已经进入最后实验阶段的药物,或是已经在欧洲市场上出现的药物,然后将这些药物带到美国市场,以创纪录的速度使这些药物获得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的认可。为了使药物尽快推向市场,森林实验室会利用各种合作伙伴关系、结成同盟、为许可协议进行谈判。
以2008年9月推向市场的β-受体阻滞药Bystolic(奈比洛尔)为例。奈比洛尔是由比利时的Janssen Pharmaceutica公司开发并所有的药品,在美国以外的50个国家广受欢迎。后来,Mylan Bertek 实验室在美国对该药物进行了测试。2001年,Mylan Bertek 实验室获得了在美国和加拿大市场上销售该药物的许可权,后来,又有偿允许森林实验室使用这种许可权,一次性支付7500万美元,并按销售情况支付额外提成。这笔交易给了森林实验室将药物推向潜在广阔市场的机会。美国平均每三个成年人中就有一人患有高血压,而药物测试表明,与包括Inderol和Coreg在内的同类竞争产品相比,Bystolic的副作用很小。
医疗保健投资银行Leerink Swann专业医药领域主管加里•纳克曼说:“一种新药的开发要经过多年的时间,花费数十亿美元的成本,并且药物从早期实验阶段到投入市场的过程当中,真正成功的几率实在太小了。所以,做这样的交易是一种可以很好规避风险的战略。”
对此,纳克曼解释说:“森林实验室最初只需要投资五千万至七千五百万美元,就可以做好将新产品推向市场的准备。如果产品成功了,那么森林实验室只需要在追加必要的额外投资。如果产品失败了,那么森林实验室的亏损可能也就是1亿美元。而如果产品成功了,它所获得的回报将远远超出投资成本。”
在过去的十年当中,森林实验室的成功主要归功于两种重磅炸弹型药物,即抗抑郁剂Lexapro和Namenda。这两种药物适用于老年痴呆症和痴呆症患者。但是,这两种的专利权将分别于2012年和2015年停止,届时,药品的销售将向更多企业打开大门。因此,在2010年之前,森林实验室就已经开始在自己最擅长的领域进行新的开拓:通过增加研发支出来促进各种协作、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和收购,在整个欧洲市场上寻找新的产品。
这就是森林实验室分别从丹麦的Lundbeck公司和德国的Merz公司引进Lexapro和Namenda的经历。纳克曼说:“森林实验室最初是一家销售和营销企业,它的基础医疗销售团队确实很强大。因此,对于准备将药品投放到美国市场的欧洲企业来说,森林实验室将是很好的合作选择。因为它已经显示出了能够在同类大企业所造成的市场阴影中生存并成功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