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BNET商业英才网 作者:尹轶男
近年来,职业化培训之所以成为国内企业和管理界的热门话题,不是因为它是一种新的事物,而是因为它的缺失。中国的人才在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上并不比国外差,但在职业化素养方面却欠缺很多。
重视职业化培训
发达国家企业非常重视职工的职业化培训,把教育培训看作是获取与保持企业竞争力的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人力资源活动。在美国企业,每个雇员平均每年须接受15个小时的教育培训,小公司教育培训费用每年平均21.8万美元。目前,已有包括麦当劳、肯德基在内的1 200多家美国跨国公司都开办了管理学院,如:摩托罗拉建有自己的大学,每年在培训上的投资高达1.2亿美元;GE公司每年投入培训、教育的经费高达9亿美元,董事会不惜花费大量时间投入人力资源管理,包括亲自授课。
日本一般的新人入社教育要持续1至3个月,每天都吃住在饭店,公司在每个新职员身上平均花费高达400万日元。可见日本公司对员工培训的重视程度。在日本企业中,不管是学士、硕士和博士,都要从零开始,参加新人职业培训。日本三菱化学株式会社的每个新员工进入公司,都要学习公司办事流程,要非常清楚自己的上级是谁、如何汇报工作、通过什么渠道汇报工作等。只有员工通过了职业化教育和试用阶段,才能安排正式的工作岗位。
外企经验的启示
“汽车很快就要到站了,请乘客们站在候车区内,先下后上,有序乘车。”“请为老、弱、病、残、孕让位。”这些几乎出家门经常听到的话语,很少在英国、德国、日本听闻。中国的员工把不守秩序、不认真负责的习惯带到工作岗位上去了。日本、英国、德国的员工将遵守秩序、认真负责融入到了自己的血液里,成为了一种习惯,也带到工作岗位上去了。所以,国外的培训公司没有培训素质的。
我国社会和企业迫切需要尽快普及职业化教育,补上职业化培训这一课。只有将培训进行到底,才能使企业员工从非职业化的散兵游勇变成职业化的正规部队。当然,这并非易事,需要社会和企业制度的进一步完善,需要员工职业观念的不断改变,更需要长期的职业化训练和培养。
西方职业化管理理论有其自身产生的根基和文化土壤,中外社会制度、国情及企业的具体情况不同,各国的企业职业化培训各有所长,所以,在推行我国的职业化培训时,要选择吸收,博采众长,为我所用。可以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学习、借鉴对我们有用的好作法,将其融入到全球经济一体化当中,职业化培训的实践也一定会取得一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