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商业英才网首页>管理>战略规划> 文章页
联想VS宏碁,狭路再战
字号:

类别: 战略管理 时间: 2009-09-08 来源:正略钧策 作者:黄林

标签:战略管理 收购 创新

――两企业战略及运营观察   

一、联想宏碁之争
  
同是两岸最出色的IT企业,同是通过并购走国际化路线,也同是华人企业中的翘楚,甚至还同在不同的战场上捉对厮杀,乃至同时抢购Packard Bell,这两家隔岸相望的竞争对手,有太多的针锋相对的故事,但两家公司的发展情况和现状却大不相同。
  
2009年4月14日,《商业周刊》杂志亚洲区编辑布鲁斯•埃因霍恩(Bruce Einhorn)在商业周刊主页上撰写了一篇有关联想与宏碁竞争的blog,该文通过一些数字和事件,来暗示联想已经败北。
  
那联想真的失败了吗?宏碁胜利了吗?回答这个问题前,还是先了解了解这两家企业的来龙去脉吧。
  
二、宏碁之路
  
1、宏碁的前世今生
  
第一阶段——开创计算机事业。1976年宏碁创立,当时仅有7名员工,3.5万美金的注册资金,以贸易和产品设计为主。1981年开始生产掌上型计算机学习机小教授一号,1982年紧接著推出台湾第一部8位计算机「小教授二号」,开启了宏碁在全球PC产业不断精进的首页,到了1986年,宏碁甚至领先于IBM,率先成功开发32位PC。
  
第二阶段——开始进军全球。在1986年以前,宏碁电脑对外的英文品牌叫"Multitech",由于字母太多,难以记忆,同时由于Multitech在美国、荷兰等国家都发现过同样的商标。于是在1986年,设计出新的品牌Acer 。1995年9月,Aspire家用计算机在美国市场上市成为标志性事件,由于Aspire独特的炫丽外型与亲近功能叫好又叫座,是年销售快速成长两倍。不过因宏碁并未在部件质量、生产运营、市场价格控制与交货时限等环节做好完全准备,导致后来Aspire在生产、销售到服务的配合度欠佳,严重影响销售成绩,最后成为一个著名的失败案例。1988年宏碁股票在上市,开始朝向国际化大跨步布局。
  
第三阶段——产品制造与品牌行销分家。1996年开始生产笔记本电脑,1997年并购德州仪器的笔记本电脑部门;1997年20周年庆时,宏碁第三阶段目标发布,包含最根本的开创新技术和简化应用。2000年底,宏碁正式将生产与品牌分割。
  
第四阶段——多品牌并驾齐驱。宏碁从2000年底开始进行企业转型,以简化、专注前瞻为主轴,并于2001年使用新的CI并致力于提供更人性化的科技,2004年宏碁正式由创办人施振荣交棒给第二代经理人王振堂,同年9月正式任命Gianfranco Lanci(兰奇)出任总经理,2006年Acer成为全球PC第四和笔记本第三大厂商。在2007年Acer收购Gateway与Packard Bell,完成了全球布局,发展多品牌策略(Acer, Packard Bell, Gateway and eMachines),各个品牌依照原有独特的消费群体发展品牌,每个品牌各有独特的品牌特质。
  
里程碑事件:
  
• 1976年,宏碁创立。
• 1994年,拉美市场占有率跃升为第一名;成为全球七大个人电脑品牌。
• 1997年,成为全球第六大笔记本电脑厂商。
• 2004年,宏碁个人电脑整体销售位居全球第五位,西欧地区则跃居第一。
• 2005年,宏碁成为全球第四大PC品牌。王振堂出任宏碁CEO,并表示将以欧美成功的管理经验为基础,将新经销营运模式推广到其他地区,希望约三年内让宏碁跻身PC品牌全球前三。
• 2007年,第一季度宏碁全球销量431万部,市场份额达到6.7%,这也是宏碁首次升到全球前三位。
• 2007年,宏碁宣布以7.1亿美元收购美国第三大电脑品牌Gateway,收购后年度营收将超过150亿美元,PC销量超过2000万台,成为全球第三大PC厂商。
• 2007年,宏碁宣布以3100万欧元(约4580万美元)收购欧洲第三大PC厂商Packard Bell。同年,acer宣布成为2010冬奥会及2012年伦敦奥运会TOP合作伙伴。

我要评论

评论

我来说两句


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