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梦
把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工厂建在海外,这不仅对尚德来说是第一次,对整个新兴的中国光伏行业来说也是首次。3个月的紧张筹备期对于尚德来说是一个极大考验。“任务紧急,公司各个层面都在高度重视。”上述尚德高管告诉本刊,这并非把中国生产工厂的经验复制到美国那么简单。尚德在无锡专门成立了筹备工作组,对美国的法律法规、原料和设备供应商、产业内部的成熟度等问题做了详细的调查,最后形成了几套实施方案,直到10月底才选定最终实施方案。
中国的光伏产业以配套能力强著称,但在美国,中国企业的供应商在哪里?劳动力成本也那么高,都需要换种角度来思考。上述尚德高管告诉《环球企业家》,在国内是优势的到了美国就不是优势。如果将原材料都从中国运输,那又是一笔高额的运费;更重要的是,“在美国拿块地可跟国内不一样”。
如今,欧洲各国的光伏补贴正在逐年下降,国内市场迟迟不见起色,完全依靠德国、西班牙等国政府补贴的中国光伏产业前景堪忧。随着奥巴马这个“新能源总统”的上台,今年5月美国能源部宣布将划拨4.67亿美元经济刺激计划资金用于地热和太阳能项目的开发,中国光伏企业相信,伴随政策鼓励而生的美国市场正在成为未来最有前景的新兴市场。“在美国建厂一可以缓解贸易摩擦,二可以让终端产品靠近终端市场,三还可以在当地增强广告效应。”上海交通大学太阳能研究所所长崔容强向《环球企业家》表示。
看到这一机会的不仅仅是尚德。英利集团也企图将美国德克萨斯州的奥斯汀纳入其全球第一个海外工厂的目的地。苗连生告诉《环球企业家》,之所以选择奥斯汀,是因为那曾是被石油污染的城市,“我们在那里做太阳能,是希望能弥补很多东西。”为了扩展美国市场,英利今年7月已经在旧金山和纽约设立了两个地区总部,作为进军美国的基地。据国外媒体报道,其在德州的新工厂的投资将在2000万美元左右,预计将雇佣300人左右的当地工人。
位于阳光普照的德克萨斯州中部的奥斯汀也是尚德的选择之一。尚德旗下的美国合资公司Gemini Solar曾宣布将在这里建立一座30兆瓦的光伏发电站,2010年底建成后可望为奥斯汀市5000户居民提供太阳能电力。
实际上,对尚德来说,美国并不陌生。在尚德的海外销售收入中,有10%来自北美市场,这一比例已经明显高于国内其它厂商。其在美国的销售团队也达到了50多人,美国分公司的员工中还有前美国太阳能协会的会长。
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风险。11月19日,尚德电力公布了其第三季度业绩,总收入4731万美元,纯利润2980万美元,超出华尔街预期,但净利仍下滑了30%。尚德在艰难挺过了遭金融危机重创的今年前三季度之后,今年四季度又是传统的销售淡季,光伏行业的冬天实际上并未过去。其它光伏企业也都在抓紧时间准备迎接又一个冬天。
若再考虑到高额的劳动力成本、全新的供应链关系、高额的资金负担、陌生的法律环境,尚德接下来还需要面对更多的考验。对施正荣和随后的英利而言,能在这个特殊时刻决定把工厂搬到大洋彼岸,无疑需要巨大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