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商业英才网首页>管理>> 文章页
电子杂志的未来
字号:

类别: 战略管理 时间: 2010-03-26 来源:创业邦 作者:符星晨 成远

标签:运营管理

内容平台的细节

  创业邦:陈先生从商业模式的角度做了比较深入的探讨,龙宇女士从贝塔斯曼这样一家杂志、电视网和图书出版兼而有之的跨媒体集团角度看,又会有不同的问题。

  龙宇:是的,我再问一个比较具体的问题,相关的售价是怎样制定的?你所积累的资源跟数据,有多少是你有授权,可以在未来自己使用的,还是说它只属于你的客户?

  简子竣: 第一个问题,关于转制之后的实体刊物价格以及虚拟部分的售价,现阶段来看我们是不做内容销售的,平台的角度是行销,所以出版社跟我们合作的角度很简单,就是通过平台做宣传。因为平台本身有电子商务功能,任何对杂志有兴趣的用户可以通过这个机制在刊物里边去点选,然后导回我们合作单位的网络。

  第二个问题,在转化的过程中,我们会和客户签合约,会提到他的内容我们也拥有行销、发布的权利,如果牵扯到广告合作方面,也会与合作媒体有另外的分成机制。

  龙宇:大陆市场的竞争非常激烈,在平台这一块,作为单纯的技术提供商,之前也有人做过尝试。你要可能面临很多对手,你的核心竞争优势是什么呢?

  简子竣:大陆目前相关的服务大部分都是以网站形态在做,这就有一个相当大的危机点和盲点:任何人用网站做行销曝光时,一进入网页会看到很多点选的入口,没办法让产品直接精确地到用户的手上。另外,网站有结构性的问题,很难用直觉的方式去表达产品。

  现在来看Finder,我们不管是切入出版社或切入一般的中小企业,他们只需要三个步骤就可以把商品直接数字化,而且具有电子商务的功能。我们最大的优势是便利快速。

  创业邦:非常感谢各位的深入探讨,最后请总结一下堂朝数位的模式,并给一些建议。

  龙宇:非常遗憾,我没去过台湾,也没有体验过堂朝的产品。但之前看过很多大陆电子杂志公司走过的弯路,主要原因是解决方案有缺憾。而堂朝对产品的理解很深,说不定会有突破,会给大家带来惊喜。

  金丽萍:我们曾报道过“无感经济”,和堂朝数位的模式有些类似:用户点击时,完全没有感觉,而互联网最大的特色就是基数大,会有积沙成塔的效应。至于这是不是成功的商业模式,还需要观察。

  简子竣:数字化转制现在有各种项目外包服务公司做,这不是堂朝数位主要的商业模式,我们想要做的是希望通过一个快速的发布平台机制,结合数字化社区互动,提供完整的服务。

  陈友忠:我的建议是,两岸消费者习惯有非常大的不同,从台湾向大陆发展,在某种程度上这是另外的一个创业过程,如果有机会最好能找到本地的合伙人,才能深度了解本地的商业习惯,拓展市场上可能会比较顺利。

我要评论

评论

我来说两句


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