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紧张,如何能保持住这几年形成的优势?
我是广州一家日化公司的董事长,是中国最早做中药日化产品的企业之一,且刚成功上市。日化行业的竞争一直很激烈,仅在广州就聚集了大量的日化公司。目前,跟在我身后的四五个对手都在积极融资或筹备上市。
•把握节奏
•加强管理
•储备人才
作为一个过来人,我要给你一个建议:上市仅仅是新事业的一个开始。
资本市场是个融资的平台,去融资本身就说明你有一个很好的故事,包括你对市场的判断、已经建立起的商业模型、团队的实践、未来可能的回报,这个本身无可非议。但是我们最终是要一个相对完美的故事去争取资本市场的支撑。
如果我们仅仅把上市看成是财富的增长、公司未来发展资金的融入,这个高度可能有点低。一个企业最终能不能被资本市场认可、支撑,就是看你能否兑现你的承诺,这是资本市场考量你未来持续增长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能否拉开与后来竞争者距离的一个重要手段。
我自己的体会是:定位一定要正确,要扎扎实实地做,不能想着人家做不起来。
首先,我建议你一定要把握好企业的发展节奏,学会平衡速度。如家刚上市时,其实和竞争对手拉开的差距并不大,还没有形成明显的优势。上市之后,我们决定加快速度,通过收购和不断开新店,在规模上和竞争对手拉开距离。但是,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我们开始主动调整发展策略。坐下来认真想想自己的对错,将主要精力转到打补丁,做企业内部流程的梳理。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发现从上市的60家到今天的600家,管理的跨度非常大。要让60家店往一个方向走相对比较容易,但是要让600多家店都往一个方向走,尤其是其中还包括加盟、特许那就是一件特别困难的事了。
其次,要坚持一个理念:把今天的事做得更好些,把明天的事规划得更好些。
在经济连锁酒店行业,大多数人把酒店当一个产品来运作,而我们做的是平台型公司。产品型公司一年只能开两家新店,但是掌握了一套完整的管理、指挥体系的公司一年可以开两百家。在管理体系上,我们对后台支持系统作更多中长线战略规划,通过整体梳理,我们把原来粗犷的商业模型变得更加精准。
比如在酒店开发上,原来我们判断一个项目能否成立,对经营的预估标准就是看它5年内能否收回投资。但是今天的判断标准已经发生变化,除了一定要满足5年内能收回投资成本之外,我们还增加了更精准的要求,如位置与中心店的距离、房量、租金成本占营收的比例等。通过这些量化标准打分,这样不仅使得未来的项目更精准,也大大增强了企业抗风险的能力。
我还要给你提个醒:在未来的企业竞争中,你可能遇到的一个很重要的瓶颈就是人才,一定要有长期的规划。如家从2003年开始就建立了自己的管理学院。从2005年开始,我们明确地确定了人力资源战略:通过复制、分裂和孵化的三原则,为未来储备人才。
第一,复制。直到今天,如家依然还是家小公司,除了通过品牌、机制、物质等方面吸引优秀人才,大部分是通过管理学院在理念、文化等标准化的改造来体制内复制人才。如家的600多位店经理中60%都来自这个渠道。第二,伴随着企业的成长,一些中层经理经过阶段性的进阶管理、培养来分裂出更高的管理层。第三,我们从应届大学毕业生中,通过基本训练、劳动耐力等方面的训练机制孵化人才。我们要开1000多家店,这些人将来都是我们企业竞争的武器。
在国内,经济型酒店是个新兴的行业,竞争也会逐渐成为一个常态,其间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但是对一个经营者来说,如何在困难的时候保持竞争能力,这是我们在金融危机中学到的,也是在过去行业竞争中,我们总结出来的。
最后,对这位创业者提个建议:作为行业的领导者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既不要想着人家做不起来,也不要被跟随者咄咄逼人的气势所吓倒。这就好比参加马拉松比赛,大家都较着劲,而你最要紧就是盯准你的方向,把握你的节奏,不出错比什么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