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2年被外界频繁问及谁是接班人的时候,侯为贵曾表示无论殷一民、史立荣还有何士友“都有机会”。8年后,史立荣取代殷一民成为中兴总裁,机会来了。
某种意义上,史立荣的“机会”来自全球电信市场的深刻变局——2009年初北电宣布破产保护,摩托罗拉的网络设备业务日渐衰微。原本未被列入欧美主流电信运营商采购名单的中兴总算有机会跻身“候补名单”,这是一个幸运的起点。
据知情人士对本刊透露,近几个月,68岁的侯为贵频繁出访欧洲和北美,为中兴寻求海外运营商的合同订单,并通过与运营商的试验网合作,意图在4G标准技术LTE占据先机。
这种情形下,由“开拓型”的史立荣取代“稳健型”的殷一民便成为理性决策。在殷一民总裁生涯的末期时光,中兴已开始侧重强调收入规模、进攻性和执行效率。据说这与殷当时面临的日益强大的压力有关,而管理层内部的压力更多来自全面负责销售的史立荣。另一方面,史立荣领导的海外市场拓展在2009年业绩不俗:新组建的欧美市场营销事业部攻下“主流运营商”荷兰电信,在德国、比利时和葡萄牙等主流市场签下了一些重要订单。
这一切已然奠定了史立荣作为新任总裁的“民意基础”。尽管大多数员工对史立荣的性情并不熟悉,但史在1990年代中期曾只身一人带着设备赴海外参加通信展的“传说”,却在中兴内部广为流传,“我们知道他是在海外市场最有发言权的人。”
但中兴的海外市场扩张也埋下一系列弊端——合同本身的“含金量”是最严重的问题。据内部员工对本刊透露,今年1月与中兴签署3亿美元框架协议的南非电信运营商Cell-C即属于长期亏损的运营商,为了拿下订单,中兴必须接受帮助Cell-C寻找银行贷款以偿还数亿欧元债务的“附加条款”,收回账款更是遥遥无期。至于前文提到的“突破”欧洲堡垒的荷兰电信订单,中兴需要出资投建上千个无线基站,而荷兰电信将按照实际的使用量向中兴支付租赁费,至于能赚到钱的网络维护,荷兰电信则外包给了阿尔卡特朗讯。这意味着它极有可能是一份“有投入、无回报”的面子合同。
“他一定会采取更激进的措施。就像诺基亚西门子去年新上任的CEO 苏立(Rajeev Suri)一样。”一名熟悉中兴高层的业内人士对《环球企业家》如是分析史立荣的施政风格,“即便是难以产生利润的东西,也不能不做。”
相比之下,真正“政绩斐然”的是分管中兴手机体系的执行副总裁何士友。市场调研机构iSuppli的数据显示:2009年第四季度,中兴的手机出货量已超越摩托罗拉,排名全球第五,包括AT&T、Verizon、Sprint和T-Mobile在内的美国四大运营商都采购了中兴品牌的手机。在2010移动世界大会上,中兴一连推出五款Android智能手机。目前海外终端销售占中兴终端销售总额的70%以上。
中兴手机体系的良好表现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其销售方式灵活、周期短、回款速度快,也使公司有更多资金和资源投入到下一轮新品的研发。而对何士友自身来说,手机体系的研发、市场和销售环节都相对独立,这意味着何是中兴高管中为数不多具有全面管理经验的人。
它是何士友适合接替总裁的最佳理由。据知情员工对《环球企业家》透露:2009年下半年,何士友继任总裁曾一度在中兴内部呼声颇高,而何士友本人和手机体系的部分中层干部也颇高调地在内外部各种场合亮相,但新年过后便陡然缄默。
“何士友的华为背景是最大障碍。”一位前中兴员工对本刊表示。这应该是董事会特别是侯为贵最大的顾虑。
其实,何士友仅在华为工作过两年,1993年即加盟中兴。但这足以使他被置于总裁人选更候补的位置。知情人士对本刊称:当得悉了董事会和核心管理层的顾虑,何士友“也就不往那边使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