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你是否认同,“风格”已成为现代企业的一个重要部分。什么才叫“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定义,众口难调,塑造风格可能像刚刚进入某所学校的第一天时,有种无所适从的感觉;对于一家小公司而言,这种感觉就更像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样。难上加难的一点是,在让普罗大众接受的同时,还要能够被最挑剔的那部分消费者认可。一言以蔽之,如果不能深得“酷”的要领,你将寸步难行——在如今这个时代,酷意味着能够带来真金白银。
究竟什么因素能够让一个产品、软件、网站、品牌或者公司看起来够酷呢?是不是应该运用Twitter或者YouTube来开展病毒营销?通过发动那些“酷”领袖来代言,能否为企业带来成功?运用博客等工具可以提升公司在搜索引擎上的排名吗?
把握好品牌包装三步骤
麻省理工学院研究专家皮特·葛鲁尔(Peter Gloor),与别人合著有《猎酷》和《育酷》两本书,他认为建立酷文化的第一步是,认识到不同人群对酷的感觉不同,同时找到与自己趣味相投的酷人群。这些人往往会自发地使用甚至推荐你的产品或服务;第二步是,挖掘出激励这些酷消费者的因素,找出竞争对手并辨别出意见领袖及品牌粉丝。一旦你能够遴选出一些大受欢迎的人或者与品牌形象高度契合的人,就可以进行如下步骤了。你可以贴身观察这些人的行为以及观点,倾听他们的评论和看法等。这些颇具价值的深刻洞察,在与消费者进行更为契合的沟通、发起促销或者广告传播运动,以及改善产品和推出新品时都十分有效。
在开展第三步时,葛鲁尔建议企业审慎行事。可以邀请能够代表酷文化的领袖人物,免费试用公司的产品或者服务;也可以通过开展座谈会或者颁奖等方式,求得这些酷领袖的共鸣。企业领导者必须明白酷文化与特定的品牌个性息息相关。
为自己贴上酷标签
Zappos就是通过解决人们生活中的某些难题而创建酷品牌的典范。附带说一句,正因为能够为顾客提供越来越多的方便,它由最初的网络鞋店壮大成一个集服饰、鞋子、家居用品等为一体的大型线上商城。
最初,该公司的创始人尼克·斯威姆(Nick Swinmurn)无法在实体店中买到中意的鞋子,要么大小不合适,要么颜色看不上。随后,他回家进行了一轮网络搜索,依然一无所获。因为对电子商务发展前景的准确估计,他萌生了建立网上鞋子零售店的想法。如今,该公司由谢家华(Tony Hsieh)掌舵,他一手建立了新的模式:以消费者服务为中心,从而赢得大众的信任。谢家华建议,创业者不要老是顾虑如何让自己变得更酷,而应通过创立一个能够为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产品或服务,在情感上影响消费者。
个人激情强化酷文化
莫莉·文森伯格(Molly Wizenberg)是谢家华建议的实践者,并且收获颇丰。她从未刻意宣传过自己的产品(实际上她的产品是完全免费的)。近6年来,她一直在自己的博客 Orangette上分享饮食生活,并将之打造成为一个顶尖的美食评论博客站点,用富有幽默感的语言,畅谈对美食品评、健康生活方式、家庭及朋友关系等的独到见解,但她从未在自己的博客站点上做过任何广告。但戏剧性的是,一个爱好美食的纽约音乐家通过博客找到了她,并折服于她的个人魅力,成为她的丈夫。
由于对自身感兴趣的事物——美食的真实洞察,莫莉在全球赢得了大量粉丝,其博客站点的酷形象也不断得到强化和升级。她的经验是:在博客中分享的一切不是为了取悦他人。目前她出版了一本以美食食谱为主要内容的书,围绕食谱展开一个个故事。人们都喜欢那些与众不同的故事,因此,个性也就意味着不同寻常的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