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商业英才网首页>管理>战略规划>文章页
《钱经》特别策划:做好职业经理人
字号:

类别: 领导与控制管理 时间: 2010-10-21 来源:《钱经》

关键字:职业经理人

职场如江湖,久了,每人都有生存之道。近几年职场小说畅销,作者均有大公司、中高层从业背景.

  毕琳:经营好口碑  不只做秀

  秀不是形式,而是要积累个人的良好口碑。尤其是在每次跳槽的过程中,对每个职业经理人而言,更是考验其个人品牌行销结果的过程。

  “职业经理人要认清自己在公司里永远只能是老二,我是辅佐你(董事长)的,不是跟你分江山的,你不做的事情我做。要想获得成功,职业经理人就应该看淡权力,甚至放弃权力。先做人,后做事,偶尔做做秀。”对职业经理人的定位,唐骏总结的颇为精到。

  对于做秀,翰德国际顾问咨询有限公司总监毕琳有自己的理解,“秀不是形式,而是要积累个人的良好口碑。尤其是在每次跳槽的过程中,对每个职业经理人而言,更是考验其个人品牌行销结果的过程。”帮助用人公司挑选职业经理人过程中,猎头顾问不仅要通过面谈了解候选人的基本情况,更要对其进行深入的实地背景调查。 其中行业口碑及人品,更是很多公司重点考察的因素。

  “从业年限、管理团队的规模、参与主导过哪些项目、成熟人际网的编织等等,这都是在为自己赢得口碑效应。”毕琳谈到,“一个人在初期阶段想成为一个职业经理人,他寻找的公司最好是一家能够为他提供正规培训的公司,在业界口碑比较好的公司。这样更利于个人在未来得职业生涯中赢得初步口碑效应。”而到了中期阶段,对于很多职场人而言,该接受的培训都接受过了,基本上拥有了需要的知识技能,这个阶段应多争取跨部门或跨区域的项目机会,为自己多积累实操经验,阅历及与跨部门有关的人际关系网。

  尽管猎头是帮助职业经理人跳槽的经纪人,但频繁跳槽也会阻其发展。“近几年,国内职业经理人队伍日趋成熟。不像2005年之前,市场机会多、人才少,很多人都可以通过频繁跳槽迅速上位。现在对于高层职业经理人而言,服务年限有拉长趋势,在一家公司保持5—7年的服务年限是比较合理的。”毕琳解释道,“半年到一年间,为磨合期,主要是在熟悉公司文化环境;第二年才开始融入自己对公司的管理理念;第三年开始小有业绩;第四、五年是个人管理效应全面发挥阶段;第六、七年才是收获。跳槽太频,很多问题尚未解决,或者个人业绩尚未显现,对个人口碑无疑有极大的影响。”

  刘峰:做最受欢迎的职业经理人

  上有公司董事长、后台老板,下有团队员工。逢上?迎下?考验着一位职业经理人的智慧和情商。对上,让公司满意,严格遵守公司规章制度,最好不留下不良记录;对下,让员工满意,优秀员工离职率和员工满意度是制约职业经理人的一个关键的指标。到底哪类职业经理人更受欢迎,科锐国际业务总监刘峰没有直接回答笔者,而是讲述了一段引荐经历。“6年前,我们帮助一家全球500强公司同时引入两位销售总监,一男一女,两位气质全然不同。那位女士穿着非常低调,尽管她在80年代末就开始在外企工作,但竟不懂英文;而那位男士穿着非常考究,整体感觉要强于那位女士,典型的外企范儿。”那位女士同样能胜出的原因就是,“只要你和她接触,就会被她征服。这也使得公司HR破格为她做大老板的翻译,结果一谈,大老板认定她就是他们要找的人而被破格录用。”

  6年过去了,那位女士在那家公司做的依然很好,全球的CEO都认识她。对于这位女士的印象,刘峰认为她是一个简单做事情的人。“她很懂得如何拉近彼此间的距离,她更愿意贴近她的客户,而且她能够有效的规避处理中西文化差异。”另外那位同期受聘的男士,刚开始很受公司重视,享受到公司最好的海外培训,但因为和上级老板出现摩擦很早就离开了!(越级汇报在跨国公司是很避讳的职业规则。)

  在上下级关系的处理上,刘峰谈到,“处理好下级关系,全面激发出团队潜能,带领团队快速发展,这既让上层老板们欣喜又让老板们紧张。因为一方面老板们希望团队积极发展,更好的达成公司效益;但同时又不希望这种发展使得团队太趋于个人化。”做一个受欢迎的职业经理人,更是一门需要精修的职场艺术。

  PART two

  老板篇

  我是接班人 更是职业经理人

  一个人的能力最重要的就是学习能力,即使你没有很多经验,但是只有你认真学习,你才可能做好工作。

  年初,刘焓历经7年职场锤炼坐上了唐新集团总裁的位置,这是一家囊括地产、金融、物流等21家子公司的拟上市公司,创建至今已经近20年。31岁,便能够掌管这样大的集团公司,刘焓的个人价值得到了充分肯定。而说到年龄,刘焓则直言自己做人做事的心态和四十岁的企业家没有太多差距,他有足够信心和能力担当起目前这个职业经理人的角色!

  基层经历让我很清楚员工心态

  大学毕业后,刘焓没有直接加入家族企业,而是进入了一家央企。在今天看来,很多人觉得那是母亲的有意为之,“其实母亲从来没想过要我去传承她的事业,在母亲看来,做企业太辛苦了!她希望儿子的生活能过得舒服一些,不要像她那么累。”这是刘焓的第一份工作,尽管读大学时,自己也曾做过投资。但进入职场,每天过着朝九晚五的生活,这种状态让刘焓多少有些不适应。“当时对未来也没有想太多,就是觉得日子不能闲着,工作就要有不断的提升。”在那家央企近3年略显平淡的日子里,刘焓做过行政、市场,“呵呵,几乎所有的杂活都干过,但3年下来,我发现自己似乎还在原点!于是,我瞒着家人,自己就辞职不干了!”

  现在回想这段经历,刘焓反倒颇怀感恩,“很难想象不了解基层心理如何能激发出团队最大潜能。”在很多员工看来,刘焓是位颇有人情味的老板。一次,一位公司员工的母亲患病做手术急需用钱,被刘焓知道了,当时就让财务拿两万块钱给这位员工。

  空降的尴尬

  离开那家央企,继承母亲的企业,对当时的刘焓而言应该是最能快速成长、实现个人价值的捷径。“其实从骨子里,我不太想进入家族企业。因为无论你怎么做,在外人眼中,那都是创业者董事长的功劳,个人价值的认同感很难获得。”2007年下半年,刘焓担任集团某分公司副总。对这一年的总结,刘焓觉得是完全服从董事长(母亲)的一年,“对于企业经营管理,完全是向董事长(母亲)学习,很少提出反对意见。”2008年到2009年,“感觉自己读MBA课程,学到了很多现代管理知识,希望运用到实践中。当时我们已经有18家子公司,我建议董事长建立ERP系统,便于管理,却迟迟没有得到董事长的批准,很是不理解。”而在2009年的一年里,随着自己管理经验的逐渐丰富,“我开始能够明白母亲的做法。像我们这些经历过千辛万苦的民营企业,创业者就是最大的家长,而在发展的过程中有太多的事情需要顾及,但做减法只能把握住最关键的部分——市场。我提到的很多建议,母亲也都能明白和认同,差的只是时机!”

我要评论

评论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