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10年,是中国房地产发展史最多姿多彩、也最野蛮生长的10年。
万科、万达、金帝、合生、保利……一个又一个明星企业登场。而在无限风光的背后,中国房地产全行业也背上了暴利、导致全社会产业结构失衡的恶名。
从2010年4月的“国十条”,到2011年初的“新国八条”,过去的一年里,中国的房地产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严厉调控。正当中国房地产走到了转型难、疑无路的关口,王健林(专栏)和他掌管的万达为我们展示了另一种生存路径。
身为亚洲最大的不动产商,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在接受《英才》记者专访时表示:“一定要认识到这轮调控绝不是暂时的,住宅‘建了就卖’的模式已经走到头了。”
拥有全中国最多的购物中心,第一个提出商业地产、订单地产、城市综合体的概念的王健林,不否认本轮调控对于万达这样的地产企业短期来说是一个利好,“我们明显地感觉到现在资金更多地进入到商业地产。”
然而,总伴有危机感的王健林认为这是暂时现象,如果人们对房地产行业的整体预期改变了,对商业地产的购买也会审慎的。就在接受《英才》记者专访的两周前,王健林在万达内部召开了一个分析会,做了三个市场模型。第一个模型,房地产市场维持去年5.7万亿销售额的规模、不增长,这是最理想的一种;第二个模型,市场总量跌至4.5万亿,这也还算在正常范围内;第三个模型,总量掉到3万亿以下,“这就接近崩盘了”。
对未来几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可能出现的系统风险,王健林的判断并不乐观:“据我的分析,中国的房地产系统性风险一定会在这五年左右爆发,我只希望能再给万达两年时间,到时候,万达持有的开业物业将超过1000万平米,租金收入大概能有六七十亿。这样一来,即使系统性风险真的降临,这些收入也足够保证我们的吃饭、还息了。”
受行业政策的影响,很多曾号称“绝不涉足商业地产”的房地产企业,纷纷改变态度。四大住宅地产巨头中,三个明确表态。万科宣布,未来持有型物业将占其20%的开发比例;金地则将在今年的土地投入计划中,有20%的资金会投向商业项目;保利计划到2012年,商业地产方面的投资将占到其总投资额的30%。
而一些原先就有商业地产业务的公司,更是加快了扩张步伐。中粮集团要在未来5-10年内布局20个大悦城(目前,这一数字仅为4个);华润置地在收购深国投商业置业后,又与花旗集团合作,推出两只房地产基金,希望募集5亿美元,用于投资筹建大型购物中心项目。
此前,王健林曾说过,他“唯二”防备的竞争对手是两家大央企:华润和中粮。不过,现在他似乎也并不真的把他们放在心上了:“商业地产是一个长期性行业,我不太看好国有企业。说实话,对万达真正形成竞争态势的,目前我还没有看到一个。”
一家二线城市起家的地产商,是如何靠一砖一瓦构建起商业帝国?当地产商们打破了头争夺地块的同时,为何万达却能让大把的市政府为争取万达广场落户而放下身段?在地产业大变局下,所谓的“万达模式”是否又具有可复制性与持久的生命力?
高举商业地产大旗,一路狂奔了10年的万达,无人确切地知道这段路程终点的答案。如果以更长的历史视野来观察万达,王健林的追求层面已经超越了他同时代的绝大多数企业家。
心中永远的痛
如果从一些数字看,的确暂时还没有一个同行能对万达构成威胁。截至目前,已开业的万达广场总数达到33个,还有37个在建项目,预计今年开业17个、明年开业20个。
“这个规模,在国内我相信很少有人做得到。”在王健林看来,“快”,是压制竞争对手的上佳手段:“快速扩张,用规模压住他,差距越来越大,别人对我根本构不成威胁了。”
现在经常有人来请教王健林商业地产该怎么做,就连万科,也派人去万达学习。但一切的开头其实并没有这么美好。
10年前,当万达的住宅地产做得如火如荼的时候,王健林决定向商业地产转型。起因却很简单:作为民营企业,当时万达的职工没有社会保障,一旦生病只能靠自己或单位负担,恰好那两年万达连出了两个重病号,一个癌症,要打很贵的针,一个肝病,要到北京换肝,“一个人就干掉我将近200万医药费。”对王健林来说,当年那200万并非无足轻重,虽然也有人跟他说其实不用负担这么多,但以王的脾气和性格,他不会坐视不管。
钱花出去了,王健林开始思考:企业一旦遇到风险,现金流最重要,所以,一定要追求“长期、稳定的现金流”。而建房子、卖房子的模式难以持久,土地就这么多,经不起每年这么大量地开发,什么是长期而稳定的呢?“研究来研究去,还不能做跨度太大的,要结合自己的经验,我们就盖房子收租金嘛。”
一个简单的初衷所带来的企业转型,在彼时住宅地产开发市场上顺风顺水的万达内部,引起了激烈的争论。而在地产圈里,王石(微博 专栏)也言之凿凿地预警:商业地产项目很难取得较高比例和长期的融资支持,如果搞出租型商业地产而自身没有资金实力,则必死无疑;如果搞出售型商业地产,则会遇到经营管理上的致命麻烦。
王健林不信这个邪。2003年,沈阳太原街万达广场高调开业,这是第一批万达广场中比较著名的一个。太原街是沈阳最繁华的商业核心地段,万达的四条平行商街,100多个商铺,开盘几天就全部卖光了。
看上去很美,可问题接着就来了:这些商铺怎么也租不出去,即使有少数租出去的,租金也低得离谱。奇怪的是,除了这四条商街,太原街前后左右的其他项目都很火,甚至万达自己在旁边盖的几座楼也很火,就这儿没有人气。买商铺的投资者不愿意了,他们把万达告上法庭,要求退铺或赔偿损失。
一开始,王健林还寄希望于通过局部改造解决问题。他请来专家,这修那改,盖个棚、加几座扶梯、把书店换成餐馆??折腾了好几年,王健林不得不承认,第一座万达广场以失败告终。
“这是先天设计上失误,胎里带出来的毛病,没治。这成了我心中一个永远的痛。”事隔7年,坐在《英才》记者面前侃侃而谈的王健林,对于当年的失误有了相当专业的分析:“是人流动线出了问题,一开始就不应该设计成几条平行的街。做购物中心还是要以块状为主,不要做长条的。虽然境外的购物中心都很长,最长的甚至达到两三公里,但在国内不适合。人流走的长度最好不要超过300米、500米,这样便于人流的迂回沟通。”
当然,这点宝贵的经验来的成本不低。既然没法修补,王健林下决心拆掉重来。3年时间,当初卖了6.1亿的项目,王健林用了将近10亿才收回来,他笑称:“这可比张瑞敏砸冰箱有魄力多了,他砸40多个冰箱也就几万块钱,我们砸了好几个亿。”
事实上,这还不是王健林遭遇的唯一尴尬。由于回报率达不到预期,万达前期做的几个项目,几乎个个被人告。至今,一共打了222场官司——王健林对这个数字记得很清楚,他赢了220场。法律上来讲,投资商铺,本应风险自负,但王健林觉得万达作为一个追求长期发展的企业,不能官司打赢就算完,“重要的是口碑”。
如今,万达名声响亮,好多项目中供销售的商铺都是“日光盘”,销售求购比甚至达到1比40、1比50,“说穿了就是谁关系硬就卖给谁”,王健林坦言。
广州万达广场的销售商铺,2010年5月开盘时均价4万,有人一下子买了10个铺,等半年后万达开业,以9万5的价格全卖了。下属跟王健林建议,既然二手市场炒得这么火,不如干脆我们自己涨价,卖个七八万,肯定有人买。王健林不由火大:“你懂什么!如果我们不是被告过200多场的人、如果我们不够清醒,我早就不是这个定价了。现在不管二手市场怎么涨,我们自己不能涨。这个销售价格是能让买家保证后期5%—6%的租金回报的,如果你从二手市场花七八万去买,到时候回报率达不到预期,你也不能找我。”
222场官司,让王健林得到的另一个教训是:商业地产的主体部分只能租不能卖。“订单地产”的概念也由此诞生:不能把房子盖好了再招商,一定要招商在前、设计在中、建造在后,这样,才能根据招到的商来合理设计,才能把风险降到最低。
“比如建材超市要求荷载4吨,普通的超市和书店1吨,做普通的百货荷载有400—500公斤就够了;如果做建材超市,至少要8米层高;做生活超市,5米层高就可以了;而做仓储,要9米。如果建电影院,至少要10米层高,要考虑将来使用大银幕。不事先招好商,你怎么设计?”王健林已经俨然是招商设计方面的行家了。
扶别人就是扶自己
“能用U盘拷走的就不叫核心竞争力了”。揭开万达的“锅盖”,王健林不讳言这10年精心挖掘一样东西:商业资源。
王健林所说的商业资源是指商户的资源,比方说超市有多少个资源,服饰有多少个资源,美食类有多少资源,客户资源的积累,是成功的前提;其后是品牌资源,但这是更长的过程。“我这个人做事比较喜欢长远。”
每去一个地方建万达广场,就承诺引进三个世界500强,于是在各地,万达总能施展拳脚。
不过当年万达千方百计拉世界500强沃尔玛入伙,并非易事。“当时沃尔玛很牛的,我要约他们一个主管发展的副总裁都约不到,后来是通过友谊集团的老总才终于见到的(当时沃尔玛跟大连国有企业友谊集团开了一家合资公司)。我就跟他一通忽悠,你们既然能来大连扩张,肯定也会想去其他地方,友谊集团不会出去,但万达在全国将近30个城市有分公司,我可以在好的城市选位置跟你们合作。”
谈了两三次,沃尔玛的副总裁还是不愿拍板。后来,王健林又想办法见到了当时沃尔玛亚太区首席执行官钟浩威:“我跟他也谈好几次,熟悉之后,‘老钟头’终于松口,说咱们先也别说战略合作了,先搞一个,看看情况。”
于是,在2004年开业的长春万达广场,消费者看到沃尔玛的招牌了。本来,沃尔玛对建在城市中心的万达广场还有疑虑,但没想到,这个店的业绩大大超出了他们的预期。于是,紧接着沃尔玛和万达一下子合作了5个项目,这5个项目也都挺火,“从第三年开始没说的了,我们的合作虽然还要一店一报,但容易多了,沃尔玛基本上就跟着万达走了。”
话说回来,既然沃尔玛这么“牛气”,王健林为何一定非要找他呢?“中小店铺的特点是‘可以同甘,不能共苦’。这种店铺好的时候没有问题,商家挖空心思想进来,甚至是行贿也要进来。但是在培育期,或者之后出一点问题,这种店铺就容易出现关门走人,影响购物中心的整体氛围;如果是大的主力店,它进来后要进行较大的设施投资,不可能遇到一点困难就撤出,这种主力店稳定性较好。所以万达在招商中,通常要拿出较多的面积,安排大大小小的主力店,起着稳定场子、增强号召力的作用;剩下的那一部分再给中小店铺。这样才使购物中心做到一开就比较稳定,或者说即使遇到困难,不至于关掉。这是万达从多次失败中总结出来的重要经验。”
事实上,在美国的购物中心里,有50%的主力店主要是百货、超市这两种业态,对于主力店,大多数地是白送的,有一些甚至连房子都是送的,付租金也是极低。那为什么地产商还要把他们拉进来呢?因为要靠他们来拉人流。
主力店看上去热闹,其实对商业地产商来说,收益极低,中小店铺才是创造收益的主要力量。王健林自然知道这一点。事实上,除了沃尔玛、家乐福、百盛这样的“大房客”,万达在“小伙伴”身上也花费了不少心思。
比如起步于沈阳的大玩家超乐场,很早就跟万达合作,一开始经营得不太好,万达就给业主减免一部分租金。但随着万达的快速扩张,大玩家渐渐跟不上了,于是王健林破例做了一个决定:“我们的财务部帮他收钱,帮他管账。一般谁愿意干这个呀?也有人跟我说,你还不如自己做,我说咱不是万能的,别什么都自己弄,人家好歹也跟了我们好几年了,还是得扶持一下。”再后来,大玩家获得了几千万美元的风投,成了中国电游行业第一品牌,就自己把账接回去了,“现在我开多少他都跟得住”。